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蒙古高原积雪变化及对草地植被物候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7:57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半球积雪面积呈现减少趋势,而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积雪融水是重要的水源。积雪可以避免植被冻伤,直接或间接影响草地植被的返青、生长期及生产力。本文以蒙古高原作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7年MODIS数据对蒙古高原积雪和物候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积雪对不同类型的草地植被物候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7年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积雪反照率主要呈减少趋势,初雪日期、终雪日期主要呈提前趋势。但蒙古高原东部呼伦贝尔高原和东南部锡林郭勒高原积雪覆盖率和积雪日数呈增长趋势。2000~2017年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在30~50%之间,其中蒙古阿尔泰山、杭爱山海拔在2000m以上的地区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最高(60%以上)而且多年平均积雪日数最长(120天以上),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和戈壁地区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最低(不足5%)而且多年平均积雪日数最短。1月份积雪覆盖率最高(46.26%);2002年积雪覆盖率最高(36.83%);2014年积雪覆盖率最低(21.55%)。初雪日期从西南向北提前;最早出现在9月份,分布在蒙古阿尔泰山、萨彦岭;最晚出现在1月份,分布在阿拉善高原。终雪日期从西南向北推迟;最早出现在1月份,零星分布在阿拉善高原部分地区;最晚出现在4月份,主要分布在蒙古阿尔泰山脉、杭爱山、萨彦岭、肯特山及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部分地区。积雪反照率有从北向东南和西南减小的分布规律。(2)2001~2017年蒙古高原NDVI、生长季长度主要呈增长趋势,生长季开始时间、生长季结束时间主要呈提前趋势。2001~2017年蒙古高原西南地区NDVI小,北部、东部地区NDVI大。生长季开始时间集中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萨彦岭、杭爱山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在5月中旬之后,是进入生长季最晚的地区。生长季结束时间集中出现在9月16日~10月10日之间,萨彦岭、杭爱山植被生长季结束时间在9月之前,是生长季结束最早的地区。蒙古高原西北部阿尔泰山、杭爱山、萨彦岭生长季长度在110天以下;西北部蒙古阿尔泰山和杭爱山间的地区、北部大部分地区、东部大兴安岭以西内陆草原地区,生长季长度在110~140天之间;中部、西南部及东部大兴安岭地区生长季长度多在160~209天;南部河套平原生长季长度多在98~124天;东南部乌兰察布高原生长季长度多在140~160天之间。(3)积雪季节终雪日期推迟、积雪覆盖率和积雪日数增大会使得蒙古高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山草原的生长季开始时间推迟、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生长季长度缩短。初雪日期推迟会使得草甸草原生长季开始时间推迟、荒漠草原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使得其他3种草地植被类型生长季开始时间提前,生长季结束时间推迟。初雪日期推迟还会使4种草地植被类型生长季长度延长。(4)积雪季节终雪日期、积雪日数、积雪覆盖率对蒙古高原4种草地类型生长季开始时间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初雪日期对4种草地类型生长季开始时间影响最小。积雪覆盖率对草甸草原生长季开始时间影响最大,终雪日期次之;终雪日期对典型草原生长季开始时间影响最大,积雪日数次之;积雪日数对荒漠草原生长季开始时间影响最大,积雪覆盖率次之;终雪日期对高山草原影响最大,积雪覆盖率次之。初雪日期、终雪日期、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对蒙古高原每种草地类型的生长季结束时间、生长季长度的影响程度相同,但不同种植被类型间积雪参数对生长季结束时间、生长季长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初雪日期对蒙古高原4种草地类型生长季结束时间、生长季长度影响最大,终雪日期次之。本文通过分析积雪、物候时空分布特征及积雪对草地植被的影响,不仅对全球能量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也能为生态、农业以及防灾减灾等诸多领域提供信息服务。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426.635;Q948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位置,亚欧大陆,蒙古国,产品数据


蒙古高原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冬季是亚洲大陆冷源之一,拥有丰富的积雪资源,但气候差异性明显,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表植物种类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本章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介绍研究区概况,还介绍了论文中使用的积雪产品数据、NDVI 产品数据、预处理方法及研究方法。2.1 研究区概况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蒙古高原位于 37°22′ N~53°20′ N,87°43′ E~126°04′ E,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位置,行政区划上包括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全境和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61]。本文选取蒙古高原主体部分,即蒙古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研究

空间分布,积雪,覆盖率,季节


(2)年内变化研究区多年月平均 SCF 呈单峰分布,SCF 值在 9 月最小,为 5.88%;在翌年 1 月最大,为 67.49%(图 3.2)。研究区年内积雪由两个阶段组成,分别为积雪积累阶段和积雪消融阶段。积雪积累阶段始于 9 月,此时 SCF 不足 10%。10 月、11 月 SCF 快速增长,随后增速变缓,至翌年 1 月,SCF 达到最大值,此时研究区 65%以上的区域有积雪覆盖。积雪消融阶段始于翌年 2 月,翌年 3 月、4 月积雪快速消融,至翌年 4月,SCF 为 21.79%。图 3.1 2000-2017 年研究区积雪季节平均积雪覆盖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刚;达娃;除多;;近15a青藏高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年01期

2 孙培增;;《高原积雪》[J];公关世界;2017年01期

3 王顺久;;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其对中国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进展[J];高原气象;2017年05期

4 朱玉祥;丁一汇;;青藏高原积雪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和问题[J];气象科技;2007年01期

5 王叶堂;何勇;侯书贵;;2000-2005年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6 李秀存,覃志年,苏志,覃峥嵘,杨兰英;青藏高原积雪对广西气候影响的过程和物理机制分析[J];广西气象;2005年01期

7 苏志,覃志年,覃峥嵘,杨兰英,李秀存;广西气温对青藏高原积雪的响应[J];广西气象;2005年01期

8 覃志年,李秀存,苏志,李耀先;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广西气候的关系[J];广西气象;2004年03期

9 张顺利,陶诗言;青藏高原积雪对亚洲夏季风影响的诊断及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2001年03期

10 李国平 ,卢敬华 ,靳冰凌 ,布尼玛;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高原地面加热的影响(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峰贵;刘佩;张镱锂;周强;陈琼;张海峰;丛晓明;;基于历史数据的青藏高原积雪雪灾风险分析[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普日布扎布;包玉海;特日格乐;;2001-2012年蒙古高原积雪面积时空变化趋势(英文)[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雷俊;方之芳;;青藏高原积雪资料比较及其变化趋势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吴其冈;;青藏高原积雪变率的大尺度气候效应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C];2018年

5 任宏昌;李维京;任宏利;左金清;;冬季青藏高原积雪与初夏菲律宾反气旋的联系[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C];2017年

6 李庆;陈月娟;;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中国夏季风气候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曾群柱;王光宇;;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对我国东部夏季气温、降水影响的探讨[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刘华强;朱其国;黄雪辉;李权宝;;青藏高原积雪对强ENSO事件的响应[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刘华强;袁良;李权宝;;青藏高原积雪对强ENSO事件的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韦志刚;董文杰;;CMIP5模式对青藏高原积雪的模拟评估和预估[A];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陶韬 通讯员 张蕾 方向;南京夏季天气“任性”因青藏高原积雪异常[N];江苏科技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张星海;南涝北旱源于青藏高原积雪增加[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吴越 通讯员 张蕾 方向;高原积雪偏少导致夏季热浪频发[N];中国气象报;2015年

4 郑菲;高原积雪时空变化会影响我国夏季降水[N];中国气象报;2008年

5 陈磊;三大因素导致今夏罕见干旱[N];中国气象报;2006年

6 记者 王元红 通讯员 查日 温铭松;宇如聪赴西藏检查指导工作[N];中国气象报;2008年

7 钱春弦 郭立;川渝今夏之旱50多年来最严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本报记者 黄芳;今年我州防汛形势严峻[N];凉山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洪 本报通讯员 王章敏;很难拉上关系[N];湖北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周长征;今年长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N];人民长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宏昌;海温与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协同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2 马丽娟;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薇;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2 刘师佐;青藏高原积雪异常的全球气候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李晨昊;蒙古高原积雪变化及对草地植被物候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4 覃郑婕;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流背景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5 周建玮;高原积雪和海温异常影响西北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史建桥;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伯s

本文编号:2815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15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