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3-10 08:59
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反应条件的要求很高,需要在多个温度下进行循环,而核酸等温扩增仅需在恒定温度下就能进行核酸的高效快速扩增。离心式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自动化等优势,可实现实时、低成本生化检测分析。本文介绍了离心微流控芯片技术在核酸扩增前处理和核酸等温扩增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核酸提取、试剂预存储和核酸等温扩增等方面,并且对离心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核酸等温扩增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讨论。
【文章来源】:工业微生物. 2020,50(06)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的前处理
CHEN J等[31],研发出一种便携式过滤移液器,可从尿液样本中检测出五种不同的致病菌。芯片的操作流程如图2B所示:首先将磁力搅拌子与氧化锆珠预封装于芯片裂解腔(b)内,通过芯片的入口(a)将细菌悬浮液添加到裂解腔(b),RPA混合溶液添加至储存腔(c)中,并将所有的进出口都用胶带密封。随后把芯片放在定制的磁力搅拌器上,用芯片磁珠裂解法将细菌裂解。其次RPA混合物以100r/min的转速流动到第一个虹吸阀(Ⅰ),再将细菌裂解物以3 000 r/min流动到定量室(d)中。将转速降低至50 r/min,RPA混合溶液流动到第二个虹吸阀(Ⅱ)中,同时裂解物也流动至虹吸阀(Ⅲ)中,同时进入混合腔(e)。调节转速500 r/min至4 000r/min使细菌裂解物与RPA混合液在混合腔进行混合。最终调节1 000 r/min的转速使溶液在等分腔(f)中等分,再以4 000 r/min的转速分配到各反应腔室(g)中进行实时RPA扩增及荧光检测。此方法能够在39℃下反应30 min从尿液样品中成功检测到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KIM T H等[32]研发出一种离心微流控驱动检测设备。在等温扩增步骤中,可以通过单个激光二极管用于阀门驱动、细胞裂解和非接触无线控制的加热功能,研发出紧凑而小型的系统。其能够将DNA提取、等温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和检测的三个主要步骤一体化,可用于微量沙门氏菌核酸分析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于抗白念珠菌药物快速筛选研究[J]. 蔡颖,陈阳,洪战英,柴逸峰. 药学学报. 2020(02)
[2]用于五种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研制[J]. 周新丽,申炳阳,高丽娟,孔兵,叶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3)
[3]基于PCR技术的DNA分析测试关键要素[J]. 安娜,柳方方,董美,胡晓颖,宛煜嵩,金芜军,兰青阔,李亮,韩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2)
[4]食源性致病菌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 吴海平. 工业微生物. 2012 (02)
本文编号:3074415
【文章来源】:工业微生物. 2020,50(06)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的前处理
CHEN J等[31],研发出一种便携式过滤移液器,可从尿液样本中检测出五种不同的致病菌。芯片的操作流程如图2B所示:首先将磁力搅拌子与氧化锆珠预封装于芯片裂解腔(b)内,通过芯片的入口(a)将细菌悬浮液添加到裂解腔(b),RPA混合溶液添加至储存腔(c)中,并将所有的进出口都用胶带密封。随后把芯片放在定制的磁力搅拌器上,用芯片磁珠裂解法将细菌裂解。其次RPA混合物以100r/min的转速流动到第一个虹吸阀(Ⅰ),再将细菌裂解物以3 000 r/min流动到定量室(d)中。将转速降低至50 r/min,RPA混合溶液流动到第二个虹吸阀(Ⅱ)中,同时裂解物也流动至虹吸阀(Ⅲ)中,同时进入混合腔(e)。调节转速500 r/min至4 000r/min使细菌裂解物与RPA混合液在混合腔进行混合。最终调节1 000 r/min的转速使溶液在等分腔(f)中等分,再以4 000 r/min的转速分配到各反应腔室(g)中进行实时RPA扩增及荧光检测。此方法能够在39℃下反应30 min从尿液样品中成功检测到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KIM T H等[32]研发出一种离心微流控驱动检测设备。在等温扩增步骤中,可以通过单个激光二极管用于阀门驱动、细胞裂解和非接触无线控制的加热功能,研发出紧凑而小型的系统。其能够将DNA提取、等温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和检测的三个主要步骤一体化,可用于微量沙门氏菌核酸分析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于抗白念珠菌药物快速筛选研究[J]. 蔡颖,陈阳,洪战英,柴逸峰. 药学学报. 2020(02)
[2]用于五种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系统研制[J]. 周新丽,申炳阳,高丽娟,孔兵,叶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3)
[3]基于PCR技术的DNA分析测试关键要素[J]. 安娜,柳方方,董美,胡晓颖,宛煜嵩,金芜军,兰青阔,李亮,韩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2)
[4]食源性致病菌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 吴海平. 工业微生物. 2012 (02)
本文编号:3074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07441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