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丛毛单胞菌科细菌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13:22
水华或藻华是水体中某些藻类大量繁殖,产生藻毒素和异味物质,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由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加和全球气候急剧变化,水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我国多个湖泊、库区也频频发生水华,其优势藻类多为微囊藻、鱼腥藻、束丝藻、颤藻等蓝藻,其中铜绿微囊藻是常见的主要优势藻种之一。水华的爆发不仅受到水体营养程度、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与其他生物因子紧密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藻类可与其他的微生物发生有益或有害的物种相互作用,其生长与形态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继而对水华的爆发和消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藻类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深入理解水体中复杂的微生物种间关系,防控水华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中,我们从武汉南湖水华爆发时期的水样中分离到一株丛毛单胞菌科细菌WR11,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对水华的生消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两者的相互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中,我们结合微生物学技术和多组学手段,利用该丛毛单胞菌及其溶藻功能丢失突变体,初步探索了该细菌对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WR11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及其受环境...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相差显微镜下形态观察左:铜绿微囊藻形态;右:铜绿微囊藻与溶藻菌从吸11共培养时形态;Flgure3.3MO甲hologicalobserVationunderpbase.contrast~scopy,Left:lbemorp
M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图3.3);同时另取送样品至华中农业大学全国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结构光显微镜(SIM)观察(图3.4)。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细菌WR11??大量聚集在铜绿微囊藻周围,可以将铜绿微囊藻溶解,藻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的内容物释放。??
图3.6不同共培养体系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全光照)??Figure?3.6?Growth?curves?of?Microcystis?aeruginosa?in?different?culture?systems?(Full?light)??光照条件对于自养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藻类??和光合细菌这些自养生物来说,光一方面作为生长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也是许多??光合微生物进行代谢调控的重要信号,光照条件的改变,对微藻的光合作用、固氮??功能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室培养环境下,对于蓝藻来说,光照条件则成??为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基于光照对蓝藻生长的影响以及上述全光照共培养条件下所出现的“可变式”??菌藻关系,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在改变光照条件后进行了又一次验证。采用定时??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镉胁迫下嗜温鞘氨醇杆菌降解丁草胺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 林晓燕,牟仁祥,曹赵云,曹珍珍,周蓉,许萍,陈铭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2]中国典型湖泊富营养化现状与区域性差异分析[J]. 李娜,黎佳茜,李国文,李晔,席北斗,吴易雯,李曹乐,李伟,张列宇.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4)
[3]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微生物降解PAHs中的应用[J]. 孔德康,王红旗,许洁,刘自力,吴枭雄. 生物技术通报. 2017(10)
[4]我国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危害及防控利用研究进展[J]. 李媛,张家卫,魏杰,赵文. 微生物学杂志. 2015(04)
[5]富营养化大型湖泊生态敏感区蓝藻水华控制的“十字”方略[J]. 王寿兵,马小雪,汪远安,屈云芳,郑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6]Value of a newly sequenced bacterial genome[J]. Eudes GV Barbosa,Flavia F Aburjaile,Rommel TJ Ramos,Adriana R Carneiro,Yves Le Loir,Jan Baumbach,Anderson Miyoshi,Artur Silva,Vasco Azevedo.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4(02)
[7]微囊藻毒素降解菌Paucibacter sp.CH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游狄杰,陈晓国,向荟圯,欧阳潦,杨冰. 环境科学. 2014(01)
[8]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J]. 杨桂山,马荣华,张路,姜加虎,姚书春,张民,曾海鳌. 湖泊科学. 2010(06)
[9]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治理动态[J]. 王扬才,陆开宏. 水产学杂志. 2004(01)
[10]溶藻细菌杀藻物质的研究进展[J]. 张勇,席宇,吴刚. 微生物学通报. 2004(01)
本文编号:3307992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相差显微镜下形态观察左:铜绿微囊藻形态;右:铜绿微囊藻与溶藻菌从吸11共培养时形态;Flgure3.3MO甲hologicalobserVationunderpbase.contrast~scopy,Left:lbemorp
M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图3.3);同时另取送样品至华中农业大学全国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结构光显微镜(SIM)观察(图3.4)。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细菌WR11??大量聚集在铜绿微囊藻周围,可以将铜绿微囊藻溶解,藻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的内容物释放。??
图3.6不同共培养体系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全光照)??Figure?3.6?Growth?curves?of?Microcystis?aeruginosa?in?different?culture?systems?(Full?light)??光照条件对于自养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藻类??和光合细菌这些自养生物来说,光一方面作为生长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也是许多??光合微生物进行代谢调控的重要信号,光照条件的改变,对微藻的光合作用、固氮??功能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室培养环境下,对于蓝藻来说,光照条件则成??为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基于光照对蓝藻生长的影响以及上述全光照共培养条件下所出现的“可变式”??菌藻关系,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在改变光照条件后进行了又一次验证。采用定时??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镉胁迫下嗜温鞘氨醇杆菌降解丁草胺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 林晓燕,牟仁祥,曹赵云,曹珍珍,周蓉,许萍,陈铭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2]中国典型湖泊富营养化现状与区域性差异分析[J]. 李娜,黎佳茜,李国文,李晔,席北斗,吴易雯,李曹乐,李伟,张列宇.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4)
[3]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微生物降解PAHs中的应用[J]. 孔德康,王红旗,许洁,刘自力,吴枭雄. 生物技术通报. 2017(10)
[4]我国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危害及防控利用研究进展[J]. 李媛,张家卫,魏杰,赵文. 微生物学杂志. 2015(04)
[5]富营养化大型湖泊生态敏感区蓝藻水华控制的“十字”方略[J]. 王寿兵,马小雪,汪远安,屈云芳,郑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6]Value of a newly sequenced bacterial genome[J]. Eudes GV Barbosa,Flavia F Aburjaile,Rommel TJ Ramos,Adriana R Carneiro,Yves Le Loir,Jan Baumbach,Anderson Miyoshi,Artur Silva,Vasco Azevedo.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4(02)
[7]微囊藻毒素降解菌Paucibacter sp.CH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游狄杰,陈晓国,向荟圯,欧阳潦,杨冰. 环境科学. 2014(01)
[8]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J]. 杨桂山,马荣华,张路,姜加虎,姚书春,张民,曾海鳌. 湖泊科学. 2010(06)
[9]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治理动态[J]. 王扬才,陆开宏. 水产学杂志. 2004(01)
[10]溶藻细菌杀藻物质的研究进展[J]. 张勇,席宇,吴刚. 微生物学通报. 2004(01)
本文编号:3307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30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