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鸫科鸟类的性别鉴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7:21
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3种鸫科(Turdidae)鸟类赤颈鸫(Turdus ruficollis)、红尾鸫(Turdus naumanni)、斑鸫(Turdus eunomus)进行性别鉴定。以CHD基因性别鉴定为基准,讨论形态学与微卫星性别鉴定的准确率与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鸫科鸟类中赤颈鸫能够通过形态学进行性别鉴定,其准确率为0.89%;红尾鸫与斑鸫的性别鉴定准确率仅为0.57%和0.38%,无法通过形态学进行有效的性别鉴定。形态学性别鉴定存在局限性,受鸟类年龄、季节、地区的影响明显,并且对个体特征不清晰或个体残缺样本不能进行有效鉴定。此次试验中99只个体仅73只具有完整形态,剩余个体只能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性别鉴定。微卫星鉴定与CHD基因性别鉴定结果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总体准确率仅0.88%,且鉴定错误的12只个体均是将雄性鉴定为雌性,原因可能是该微卫星位点跨物种使用时与性别连锁度降低。相较于微卫星鉴定需要毛细管电泳分型,CHD基因性别鉴定方法只需要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该鉴定方法更简便、成本更低。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红尾鸫雌雄个体毛细管电泳结果
从CHD基因性别鉴定电泳结果(图2)可以看出,3种鸫科鸟类的雄性个体都是1条条带(CHD-Z,约350 bp),而雌性个体则是2条条带(CHD-Z与CHD-W,分别约350和400 bp)。99只个体的PCR产物电泳检验后均得到清晰的性别鉴定结果,其中37只赤颈鸫雌性18只、雄性19只;50只红尾鸫雌性24只、雄性26只;12只斑鸫样本雌性2只、雄性10只。3 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种基于CHD基因的性别鉴定方法对雀形目鸟类有效性的实验评估[J]. 苏倡,李显达,邢晓莹,李波,马跃,吴伟,徐艳春. 野生动物学报. 2019(03)
[2]基于形态特征判定五种鹬类性别的可靠性[J]. 柯娩娟,张守栋,马强,吴巍,薛文杰,汤臣栋,李欣海,马志军. 动物学杂志. 2017(04)
[3]基于CHD基因利用PCR技术进行鸡早期性别鉴定[J]. 吴丽丽,周延宾,蔡思琪,赵建国. 热带农业工程. 2016(03)
[4]通过CHD基因快速鉴定鸽子性别方法的研究[J]. 张莉,单达聪,刘彦,潘裕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6(05)
[5]鸟类羽毛鉴定技术和分类研究回顾及展望[J]. 夏晓飞,王莹,曾朝辉,李湘涛. 四川动物. 2011(05)
[6]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鸫亚科14种鸟类的系统进化[J]. 徐怀亮,熊伟,姚永芳,倪庆永,潘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10)
[7]基于CHD基因序列分析的帝企鹅性别鉴定研究[J]. 沈玮,潘少坤,罗红梅,刘伟,朱标,曹祥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3)
[8]鸟类性别鉴定的方法及性比研究的进展[J]. 霍雅鹏,万冬梅.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9]鸟类性别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 H.Cerit,K.Avanus,李亨. 中国家禽. 2008(18)
[10]鸟类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J]. 包文斌,胡飞,徐琪,陈国宏. 中国畜牧兽医. 2007(10)
硕士论文
[1]鸫属九种鸟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比较及系统发生关系[D]. 江波.兰州大学 2018
[2]朱鹮繁殖期羽色变化机制的初步研究[D]. 冯玲.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笼养疣鼻天鹅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及CHD基因法性别鉴定[D]. 张延君.东北林业大学 2012
[4]纯色山鹪莺(Prinia inornata)和黄腹山鹪莺(P.flaviventris)性别的分子鉴定和鸣声差异分析[D]. 孟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换羽和营巢生态学的研究[D]. 丁志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鹭科鸟类性别鉴定方法及白鹭和黄嘴白鹭雏鸟种群性别比例的研究[D]. 江杉.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1642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红尾鸫雌雄个体毛细管电泳结果
从CHD基因性别鉴定电泳结果(图2)可以看出,3种鸫科鸟类的雄性个体都是1条条带(CHD-Z,约350 bp),而雌性个体则是2条条带(CHD-Z与CHD-W,分别约350和400 bp)。99只个体的PCR产物电泳检验后均得到清晰的性别鉴定结果,其中37只赤颈鸫雌性18只、雄性19只;50只红尾鸫雌性24只、雄性26只;12只斑鸫样本雌性2只、雄性10只。3 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种基于CHD基因的性别鉴定方法对雀形目鸟类有效性的实验评估[J]. 苏倡,李显达,邢晓莹,李波,马跃,吴伟,徐艳春. 野生动物学报. 2019(03)
[2]基于形态特征判定五种鹬类性别的可靠性[J]. 柯娩娟,张守栋,马强,吴巍,薛文杰,汤臣栋,李欣海,马志军. 动物学杂志. 2017(04)
[3]基于CHD基因利用PCR技术进行鸡早期性别鉴定[J]. 吴丽丽,周延宾,蔡思琪,赵建国. 热带农业工程. 2016(03)
[4]通过CHD基因快速鉴定鸽子性别方法的研究[J]. 张莉,单达聪,刘彦,潘裕华. 中国畜牧兽医. 2016(05)
[5]鸟类羽毛鉴定技术和分类研究回顾及展望[J]. 夏晓飞,王莹,曾朝辉,李湘涛. 四川动物. 2011(05)
[6]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鸫亚科14种鸟类的系统进化[J]. 徐怀亮,熊伟,姚永芳,倪庆永,潘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10)
[7]基于CHD基因序列分析的帝企鹅性别鉴定研究[J]. 沈玮,潘少坤,罗红梅,刘伟,朱标,曹祥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3)
[8]鸟类性别鉴定的方法及性比研究的进展[J]. 霍雅鹏,万冬梅.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9]鸟类性别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 H.Cerit,K.Avanus,李亨. 中国家禽. 2008(18)
[10]鸟类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J]. 包文斌,胡飞,徐琪,陈国宏. 中国畜牧兽医. 2007(10)
硕士论文
[1]鸫属九种鸟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比较及系统发生关系[D]. 江波.兰州大学 2018
[2]朱鹮繁殖期羽色变化机制的初步研究[D]. 冯玲.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笼养疣鼻天鹅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及CHD基因法性别鉴定[D]. 张延君.东北林业大学 2012
[4]纯色山鹪莺(Prinia inornata)和黄腹山鹪莺(P.flaviventris)性别的分子鉴定和鸣声差异分析[D]. 孟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换羽和营巢生态学的研究[D]. 丁志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鹭科鸟类性别鉴定方法及白鹭和黄嘴白鹭雏鸟种群性别比例的研究[D]. 江杉.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1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33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