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1的转录调控及其通过p53调控Irgm1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4 22:48
位于小鼠1号染色体结核超敏感位点的胞内病原体抗性基因1(Ipr1基因)在机体对抗胞内病原体(如结核杆菌)感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同源基因位于牛2号染色体以及人2号染色体的SP110(Ipr1)基因,能够抑制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研究发现,SP1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宿主是否易感结核密切相关。在胞内病原体感染时,Ipr1/SP110被激活并参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中,与Ipr1类似,免疫相关的GTP酶家族M蛋白1(Irgm1)在病原体入侵引起的自噬调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pr1与Irgm1都属于结核抗性基因,迄今为止,Ipr1以及Irgm1在宿主细胞中的调控方式尚不清楚。因此研究Ipr1以及Irgm1在细胞内的表达调控对理解机体对抗胞内病原体的机理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深入探究了Ipr1基因的上游调控机制及其通过p53调控下游靶基因Irgm1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NCBI数据库中DNA病毒,RNA病毒以及多种结核杆菌菌株处理的免疫相关细胞(THP-1,RAW264.7等)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诺如病...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结核抗性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1.1 结核病概述
1.1.1 结核病的发现以及重要发展回顾
1.1.2 结核病的现状
1.1.3 结核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1.1.4 结核病的宿主导向治疗
1.2 Ipr1和Irgm1的研究进展
1.2.1 Ipr1基因的研究进展
1.2.2 Irgm1的研究进展
1.3 小鼠巨噬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控和功能
1.3.1 cGAS/STING/TBK/IRF3信号通路
1.3.2 cGAS通路在免疫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1.3.3 p53信号通路
1.4 本研究的立项意义和内容
试验研究
第二章 IRF3调控Ipr1表达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乙型肝炎病毒、诺如病毒、仙台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激活SP110/Ipr1的表达
2.2.2 H37Rv以及北京株激活Sp110/Ipr1的表达
2.2.3 依托泊苷和阿糖孢苷激活细胞中Sp110/Ipr1的表达
2.2.4 ISD激活Ipr1的表达
2.2.5 ISD处理激活Ipr1启动子区域的转录活性
2.2.6 Ipr1启动子区域具有高度保守性
2.2.7 小鼠Ipr1启动子区域含有ISRE,Statx以及Rel
2.2.8 ISRE在Ipr1、 的转录激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2.9 IRF3特异性结合Ipr1启动子区的ISRE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Ipr1调控Irgm1表达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ISD激活RAW264.7细胞中Irgm1的表达
3.2.2 敲降Ipr1引起Irgm1的下调
3.2.3 参与调控Irgm1的microRNA预测
3.2.4 NUDR和 Ipr1的SAND结构域氨基酸组成相似
3.2.5 Ipr1 影响TNF-α和Irgm1的启动子活性
3.2.6 Ipr1 不能结合TTCG基序
3.2.7 Ipr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3.2.8 稳定表达Ipr1的RAW264.7细胞系验证
3.2.9 ChIP数据质量检测
3.2.10 Ipr1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置
3.2.11 Ipr1的结合位点统计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p53调控Irgm1表达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Irgm1启动子核心区域的确定
4.2.2 Irgm1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4.2.3 人IRGM基因启动子区域分析
4.2.4 ActD激活Irgm1的表达
4.2.5 ADR激活Irgm1 的表达
4.2.6 p53上调Irgm1的启动子活性
4.2.7 干扰p53抑制ISD诱导的Irgm1的表达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Ipr1通过Rpl11和Mdm2调控p53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Ipr1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控
5.2.2 ISD处理导致RAW264.7细胞的G1-G0阻滞
5.2.3 干扰Ipr1下调ISD诱导的p21表达
5.2.4 Ipr1,p53以及Mdm2 的互作蛋白统计
5.2.5 Ipr1,p53以及Mdm2 通过核糖体蛋白联系在一起
5.2.6 Ipr1与Npm1,Rpl11和Mdm2存在相互作用
5.2.7 Ipr1 通过Rpl11调控Mdm2和p53的相互作用
5.2.8 ISD提高Mdm2和Ipr1,Rpl11的互作
5.2.9 Ipr1降低p53蛋白泛素化水平
5.2.10 ISD THP-1细胞系中SP100和IRGM的影响
5.3 讨论
5.4 结论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imal models to stud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HIV co-infection[J]. Ming GUO,Wen-Zhe HO. Zoological Research. 2014(03)
本文编号:3681009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结核抗性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1.1 结核病概述
1.1.1 结核病的发现以及重要发展回顾
1.1.2 结核病的现状
1.1.3 结核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1.1.4 结核病的宿主导向治疗
1.2 Ipr1和Irgm1的研究进展
1.2.1 Ipr1基因的研究进展
1.2.2 Irgm1的研究进展
1.3 小鼠巨噬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控和功能
1.3.1 cGAS/STING/TBK/IRF3信号通路
1.3.2 cGAS通路在免疫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1.3.3 p53信号通路
1.4 本研究的立项意义和内容
试验研究
第二章 IRF3调控Ipr1表达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乙型肝炎病毒、诺如病毒、仙台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激活SP110/Ipr1的表达
2.2.2 H37Rv以及北京株激活Sp110/Ipr1的表达
2.2.3 依托泊苷和阿糖孢苷激活细胞中Sp110/Ipr1的表达
2.2.4 ISD激活Ipr1的表达
2.2.5 ISD处理激活Ipr1启动子区域的转录活性
2.2.6 Ipr1启动子区域具有高度保守性
2.2.7 小鼠Ipr1启动子区域含有ISRE,Statx以及Rel
2.2.8 ISRE在Ipr1、 的转录激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2.9 IRF3特异性结合Ipr1启动子区的ISRE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Ipr1调控Irgm1表达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ISD激活RAW264.7细胞中Irgm1的表达
3.2.2 敲降Ipr1引起Irgm1的下调
3.2.3 参与调控Irgm1的microRNA预测
3.2.4 NUDR和 Ipr1的SAND结构域氨基酸组成相似
3.2.5 Ipr1 影响TNF-α和Irgm1的启动子活性
3.2.6 Ipr1 不能结合TTCG基序
3.2.7 Ipr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3.2.8 稳定表达Ipr1的RAW264.7细胞系验证
3.2.9 ChIP数据质量检测
3.2.10 Ipr1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置
3.2.11 Ipr1的结合位点统计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p53调控Irgm1表达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Irgm1启动子核心区域的确定
4.2.2 Irgm1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4.2.3 人IRGM基因启动子区域分析
4.2.4 ActD激活Irgm1的表达
4.2.5 ADR激活Irgm1 的表达
4.2.6 p53上调Irgm1的启动子活性
4.2.7 干扰p53抑制ISD诱导的Irgm1的表达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Ipr1通过Rpl11和Mdm2调控p53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Ipr1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控
5.2.2 ISD处理导致RAW264.7细胞的G1-G0阻滞
5.2.3 干扰Ipr1下调ISD诱导的p21表达
5.2.4 Ipr1,p53以及Mdm2 的互作蛋白统计
5.2.5 Ipr1,p53以及Mdm2 通过核糖体蛋白联系在一起
5.2.6 Ipr1与Npm1,Rpl11和Mdm2存在相互作用
5.2.7 Ipr1 通过Rpl11调控Mdm2和p53的相互作用
5.2.8 ISD提高Mdm2和Ipr1,Rpl11的互作
5.2.9 Ipr1降低p53蛋白泛素化水平
5.2.10 ISD THP-1细胞系中SP100和IRGM的影响
5.3 讨论
5.4 结论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imal models to stud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HIV co-infection[J]. Ming GUO,Wen-Zhe HO. Zoological Research. 2014(03)
本文编号:3681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68100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