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预测控制

发布时间:2020-06-25 13:47
【摘要】:灰色预测控制是以灰色动态模型为基础,对少数据,贫信息的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之一。本文在改进灰色动态模型的基础上,综合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新的灰色预测控制方法,主要研究的工作如下: 1.提高灰色GM(1,1)预测模型精度的研究影响灰色GM (1,1)预测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原始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模型的背景值及模型的初值。基于此,分别就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对提高灰色GM(1,1)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 (1)提出利用函数arc cot(.)对原始序列进行变换,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离散数列经过此变换后,可以消除由陡变引起不满足灰色建模条件的情况,并提高了建模数据序列的光滑度,且光滑度优于其他变换函数。 (2)提出了一种背景值数值优化的求解算法,并将之实际应用于钛合金疲劳强度随温度变化这一经典非等距序列GM(1,1)建模中,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3)从二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了GM(1,1)模型的精度。首先,对拟建模数据进行cot(.)α(α 0)变换,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经此变换后的离散序列可以满足灰色建模条件,且这种变换较现有其它变换方法更有效;其次,提出了一种背景值优化重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精度。 2.提高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精度的研究影响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模型的背景值、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此,分别就上述两个因素对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 (1)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Verhulst模型。首先分析了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背景值定义出发,推导了用原始数据生成新的背景值公式;其次,基于灰色系统信息覆盖原理,提出了一种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2)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背景值重构的非等间距Verhulst模型。对模型背景值的构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了常规背景值构建方法在建立Verhulst非等间距或虽等距但时间间隔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使模型精度不高。为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基于区间积分的背景值重构算法。 3.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控制研究 (1)提出了一种基于arc cot(.)变换和预测步长自调整的灰色模糊预测控制算法,根据当前时刻的误差和误差变化量将系统响应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区域,不同区域预测步长不同;根据当前误差和未来预测误差共同决定当前的控制量。该算法综合了模糊控制、灰色预测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超调小、响应快,稳态精度高。 (2)提出一种基于GM(1,1)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的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通过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与灰色GM(1,1)相结合的方法作为预测模型,根据预测误差e(k+d),通过三层BP神经网络,对PID中的三个可调参数进行参数自整定,调整控制增量Δu,使系统输出跟踪设定值。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能有效地克服了误差及干扰等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13;N941.5
【图文】:

序列,背景值


^1 1^ ^(1)^(1)( )1 1 ^ ^( ) ( ( ) )ia k kib bx k x k ea a+ += + -(9),得()^^1(1)11(0)^11^1^(1)(())1()akakkiiiieabexkkxkΔ ++++ Δ=(17)可以看到 GM (1,1)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取决于参数a ,的背景值直接有关。因此改进背景值(1)1( )iz k+是提高 GM (1,1)模等距序列 GM (1,1)模型背景值重构的研究值(1)1( )iz k+的定义,(1)1( )iz k+的大小可用图 2.1 所示的阴影面积

梯形面积,背景值


节提出一种新的求取背景值(1)1( )iz k+的方法。具体做法是:1 , ]i ik k+均匀地划分为n个等分,背景值(1)1( )iz k+的大小用前1n 个小n-n1) 小矩形面积和(2)S 来近似,如图 2.2 所示。法的原理是:前1n 个小梯形产生面积正误差(比实际面积大),后负误差(比实际面积小),当n非常大时,理论上存在1n 使得正负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肖重;;灰色理论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4期

2 王婷;郭锐;;基于灰色理论的洛阳市负荷预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12期

3 李建民;;基于灰色理论的舰船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模型[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3期

4 许俊奇;;汾渭地震带地震发生的灰色灾变预测[J];灾害学;1990年03期

5 王舒鸿;;灰色预测模型在鸡蛋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8年15期

6 张晓娟;温磊;;基于灰色理论的长期电力负荷预测[J];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12期

7 张迪;;基于灰色数学理论的负荷预测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S2期

8 房毅宪;李胜正;;基于三阶灰色神经网络的股指预测[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魏迎奇,张海霞;基础沉降的灰色预测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周家章;张文孝;于功志;;渔船备件费用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侃;田鑫鑫;;基于辛普森积分公式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冯辉霞;鲁华涛;刘生丽;;基于灰色理论盐酸掺杂聚苯胺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文聘;沈冰;黄领梅;;灰色理论在西安干旱年预测中的应用[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朱超余;谢乃明;;灰色预测模型的系统动力学分析[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周静;周雁翎;李厚伟;赵俊朋;魏进才;;灰色理论在肇庆地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7 杜剑维;王银燕;;基于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故障预测与诊断[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8 宋清芝;匡晓燕;李素萍;;河南省麦收期连阴雨天气预报系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坚;王继刚;高井祥;;灰色理论在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苏建宁;李奋强;;应用灰色理论的工业设计评价算法[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慧军 岳胜军 于超;高扬理论创新的旗帜[N];中国国防报;2003年

2 采写 本报记者 高慎盈 吕林荫 林颖;文化的温度[N];解放日报;2006年

3 孙爱霞;青海民和:荒山披绿清水流[N];黄河报;2008年

4 牛虻;奇人孙万鹏[N];华夏时报;2001年

5 红火·毅;笑傲江湖品牌行(上)(待续)[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6 葛运溥;交通部安全应用技术研究收获成果[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陈染:与文学一起成长[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钟文 周慧敏;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初探[N];现代物流报;2010年

10 祝桂峰;科学评价新垦耕地质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杰;灰色不确定系统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关叶青;基于序列算子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陈s

本文编号:2729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729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