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度及DTOPSIS法的南疆冬小麦品种的综合评判
发布时间:2021-12-08 22:10
运用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 2种评价方法对17个冬小麦品种进行综合评判,以期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为南疆冬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种评判方法所得结果相似,得到的17个品种的优劣顺序大体相同。DTOPSIS法的运算虽然较为复杂,但是其引入了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品种间性状的评判结果差异性大,结果更合理。2种评判方法均得出,玉农系列以及济麦22号的表现较优,可作为南疆地区推广的优良品种,青丰1号与烟农系列的表现较差,不建议作为推广品种。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1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与产量
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 DTOPSIS评判
2.3.1 建立评价矩阵A
2.3.2 无量纲化处理
2.3.3 建立加权规范化矩阵
2.3.4 理想解与负理想解数列
2.3.5 计算Ci值
2.4 2种方法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陆地棉23个品系[J]. 燕飞,赵湛,李闪闪,曹新川. 棉花科学. 2017(04)
[2]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的肾茶种质资源综合评价[J]. 王艳芳,李戈,唐玲,杨春勇,李荣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0)
[3]一种加工番茄品质的多性状评价方法[J]. 杨禹伟,陈华,姜波,左惠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4]两种灌水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冯魁,马艳明,贾莉莉,张金汕,迪里夏提·尔肯,汪志星,石书兵. 新疆农业科学. 2016(11)
[5]利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种[J]. 孙玉勇,钟坤,莫皓蓝,何雪丹,卢景润,蒋明健,陈伟,李家文. 南方农业学报. 2016(03)
[6]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甘蔗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 杨昆,吴才文,覃伟,赵培方,刘家勇,蔡青.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4)
[7]基于DTOPSIS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J]. 严志丹,王兰,李美华,袁新琳.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1)
[8]基于综合权重及投影评价模型的水稻品种筛选方法[J]. 邹永红,谭建林. 杂交水稻. 2014(03)
[9]甘蔗品种DTOPSIS法综合评价[J]. 杨丽华,赵兴东,白亚东,李秀梅,李梅会. 中国糖料. 2014(01)
[10]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中的应用[J]. 卢华兵,郭国锦,吕桂华,徐秀红,郭勇,胡贤女,金英燕,石丽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7)
本文编号:3529335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1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与产量
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 DTOPSIS评判
2.3.1 建立评价矩阵A
2.3.2 无量纲化处理
2.3.3 建立加权规范化矩阵
2.3.4 理想解与负理想解数列
2.3.5 计算Ci值
2.4 2种方法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陆地棉23个品系[J]. 燕飞,赵湛,李闪闪,曹新川. 棉花科学. 2017(04)
[2]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的肾茶种质资源综合评价[J]. 王艳芳,李戈,唐玲,杨春勇,李荣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7(10)
[3]一种加工番茄品质的多性状评价方法[J]. 杨禹伟,陈华,姜波,左惠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4]两种灌水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冯魁,马艳明,贾莉莉,张金汕,迪里夏提·尔肯,汪志星,石书兵. 新疆农业科学. 2016(11)
[5]利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种[J]. 孙玉勇,钟坤,莫皓蓝,何雪丹,卢景润,蒋明健,陈伟,李家文. 南方农业学报. 2016(03)
[6]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甘蔗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 杨昆,吴才文,覃伟,赵培方,刘家勇,蔡青.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4)
[7]基于DTOPSIS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研究[J]. 严志丹,王兰,李美华,袁新琳.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1)
[8]基于综合权重及投影评价模型的水稻品种筛选方法[J]. 邹永红,谭建林. 杂交水稻. 2014(03)
[9]甘蔗品种DTOPSIS法综合评价[J]. 杨丽华,赵兴东,白亚东,李秀梅,李梅会. 中国糖料. 2014(01)
[10]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中的应用[J]. 卢华兵,郭国锦,吕桂华,徐秀红,郭勇,胡贤女,金英燕,石丽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2(07)
本文编号:3529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352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