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3:10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是森林植被归还土壤养分的主要方式,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凋落物的品质特性、微生物等分解者的活动以及气候、环境等都极大地影响着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树种,常因凋落物分解缓慢导致林地养分贫乏,生产力低下,严重影响着我国南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收集缙云山天然次生马尾松林中的马尾松和槲栎落叶,采用凋落物袋原位分解法,系统研究了它们单独或混合后在一年的分解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分解酶活性以及养分释放的动态,以探索其中存在的微生物学机制,寻找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迟缓的内在原因,为提升我国马尾松林的林地生产力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针阔混合可显著提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到试验结束时(360d),混合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最低,为41.33%,其次是槲栎凋落物(43.49%),而纯马尾松针叶凋落物的最高,为54.34%。针阔混合分解的加速效应主要在分解后期(225d~315d)体现,此时的阶段分解速率常数为0.61~0.78,显著高于槲栎(0.19~0.53)和马尾松(0.43~0.48)。(2)凋落物中不同养分的释放过程存在...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凋落物千重剩余率动态Fig.lDynamieofdryweightremainsofforestlitterdecomPos吞tion
Fig.lDynamieofdryweightremainsofforestlitterdecomPos吞tion图2凋落物分解速率动态Fig· 2Dynamieoftheforestlitterdeeomposit奋onrate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凋落物在各时间段的分解速率各异,总体表现为初期上升,中期下降,而后期趋于平稳的态势。在分解初期(45d),棚栋(QL)和混合型(ML)凋落物的阶段分解速率显著高于马尾松(PL)凋落物。随后三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持续加快,在90一135d这一阶段达到最大值。此时,棚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常数 (l.62)明显高于混合凋落物 (l.42),马尾松最低,仅为 1.36。这一方面说明凋落物在分解初、中期的养分含量较高,处于淋溶较快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6月和7月高温高湿的林地条件正适宜于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
森林凋落物分解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涉及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元素在凋落物中的含量和存在部位及活性功能的差异,这些元素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表现出各异的变化趋势(图3)。(1)大量元素凋落物中N和P的含量动态较为相似,棚栋凋落物(QL)中的N、P浓度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均显著高于马尾松(PL)和混合凋落物(ML)。随着分解的持续,马尾松落叶和混合落叶中N和P的浓度均表现为平缓上升,到分解结束时,N分别增加了37.3%和45.5%,而P则分别升高了128.9%和87,6%。而棚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N和P浓度在分解最初的45d内均快速下降,而后N呈波浪式上升,P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变化[J]. 陈金玲,金光泽,赵凤霞.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9)
[2]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植被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动态[J]. 齐泽民,王开运. 生态学杂志. 2010(03)
[3]模拟酸雨对毛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马元丹,江洪,余树全,周国模,窦荣鹏,郭培培,王彬,宋新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4]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洪江华,江洪,马元丹,余树全,李巍,窦荣鹏,郭培培,曾波. 生态学报. 2009(10)
[5]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养分动态[J]. 郭晋平,丁颖秀,张芸香. 生态学报. 2009(10)
[6]杉木根系和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张伟东,汪思龙,颜绍馗,杨会侠,徐广标. 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7]湖南会同连作杉木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特征[J]. 宁晓波,项文化,王光军,方晰,闫文德,邓湘雯. 生态学报. 2009(09)
[8]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动态研究[J]. 何帆,王得祥,雷瑞德,侯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9]三株丝状真菌分解樟子松凋落物酶活性[J]. 宋福强,范晓旭,张星星,宋瑞清.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5)
[10]磷输入对沼泽湿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酶活性的影响[J]. 万忠梅,宋长春,刘德燕.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恢复过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D]. 程煜.福建农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帽儿山林区两种主要林分类型凋落物研究[D]. 张东来.东北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0826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凋落物千重剩余率动态Fig.lDynamieofdryweightremainsofforestlitterdecomPos吞tion
Fig.lDynamieofdryweightremainsofforestlitterdecomPos吞tion图2凋落物分解速率动态Fig· 2Dynamieoftheforestlitterdeeomposit奋onrate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凋落物在各时间段的分解速率各异,总体表现为初期上升,中期下降,而后期趋于平稳的态势。在分解初期(45d),棚栋(QL)和混合型(ML)凋落物的阶段分解速率显著高于马尾松(PL)凋落物。随后三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持续加快,在90一135d这一阶段达到最大值。此时,棚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常数 (l.62)明显高于混合凋落物 (l.42),马尾松最低,仅为 1.36。这一方面说明凋落物在分解初、中期的养分含量较高,处于淋溶较快阶段,另一方面也说明6月和7月高温高湿的林地条件正适宜于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
森林凋落物分解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涉及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元素在凋落物中的含量和存在部位及活性功能的差异,这些元素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表现出各异的变化趋势(图3)。(1)大量元素凋落物中N和P的含量动态较为相似,棚栋凋落物(QL)中的N、P浓度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均显著高于马尾松(PL)和混合凋落物(ML)。随着分解的持续,马尾松落叶和混合落叶中N和P的浓度均表现为平缓上升,到分解结束时,N分别增加了37.3%和45.5%,而P则分别升高了128.9%和87,6%。而棚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N和P浓度在分解最初的45d内均快速下降,而后N呈波浪式上升,P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变化[J]. 陈金玲,金光泽,赵凤霞.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9)
[2]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植被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动态[J]. 齐泽民,王开运. 生态学杂志. 2010(03)
[3]模拟酸雨对毛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马元丹,江洪,余树全,周国模,窦荣鹏,郭培培,王彬,宋新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4]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洪江华,江洪,马元丹,余树全,李巍,窦荣鹏,郭培培,曾波. 生态学报. 2009(10)
[5]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养分动态[J]. 郭晋平,丁颖秀,张芸香. 生态学报. 2009(10)
[6]杉木根系和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张伟东,汪思龙,颜绍馗,杨会侠,徐广标. 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7]湖南会同连作杉木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特征[J]. 宁晓波,项文化,王光军,方晰,闫文德,邓湘雯. 生态学报. 2009(09)
[8]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动态研究[J]. 何帆,王得祥,雷瑞德,侯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9]三株丝状真菌分解樟子松凋落物酶活性[J]. 宋福强,范晓旭,张星星,宋瑞清.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5)
[10]磷输入对沼泽湿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酶活性的影响[J]. 万忠梅,宋长春,刘德燕.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恢复过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D]. 程煜.福建农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帽儿山林区两种主要林分类型凋落物研究[D]. 张东来.东北林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0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97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