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鹤海湾的演变特征及水沙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4 21:21
为准确把握新鹤海湾的演变特征和水动力条件,采用现场观测和GIS技术对其地形变化、冲淤分布和冲淤量进行探讨,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波浪、潮流和泥沙共同作用对海湾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湾演变对连续台风的响应不同,表现为先冲后淤,其中苏拉作用下的冲刷量为台风过境后全年的2倍左右;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春夏冲淤幅度较大,海湾冲淤分布为南冲北淤,波高分布不均与涨潮流入湾时的向北偏转是其主要原因;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底床切应力约为潮流单独作用时的10倍,波浪是导致海湾冲刷的主要因素,常浪下底床切应力小于临界冲刷应力,泥沙不易起动,因此海湾冲刷主要是由极端天气时的大浪所导致的。
【文章来源】:海洋工程. 2019,37(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动力与沉积
1.1 潮汐与潮流
1.2 波浪
1.3 海域沉积物
2 演变特征
2.1 水下地形变化
2.1.1 等深线变化
2.1.2 台风期的剖面变化
2.2 海湾冲淤分布
2.3 海湾冲淤变化对比
3 悬沙数值模型
3.1 控制方程
3.2 模型参数选取
3.2.1 黏性泥沙沉速
3.2.2 黏性泥沙临界冲刷应力
3.2.3 黏性泥沙临界淤积应力
3.2.4 冲刷系数
3.3 模型验证
4 海湾水沙模拟分析
4.1 波浪场
4.2 潮流场
4.3 含沙量场
4.4 底床切应力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口冲淤对围垦的响应[J]. 郭聪,孙志林,郑浩磊,潘桂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9)
[2]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的若干问题[J]. 孙志林,倪晓静,许丹,聂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2)
[3]淤泥质浅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剖面确定[J]. 庞启秀,白玉川,杨华,张瑞波,贾志博. 水科学进展. 2012(02)
[4]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南汇边滩近期演变影响初步预测[J]. 刘曙光,郁微微,匡翠萍,孙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5]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演变浅析[J]. 曹佳,茅志昌,沈焕庭. 海洋学研究. 2009(04)
[6]黏性非均匀沙的起动概率[J]. 孙志林,黄赛花,祝丽丽,吴珂,夏珊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1)
[7]长江口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J]. 金鹰,王义刚,李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8]淤泥临界起动条件及冲刷率试验研究[J]. 李华国,袁美琦,张秀芹. 水道港口. 1995(03)
本文编号:3301451
【文章来源】:海洋工程. 2019,37(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动力与沉积
1.1 潮汐与潮流
1.2 波浪
1.3 海域沉积物
2 演变特征
2.1 水下地形变化
2.1.1 等深线变化
2.1.2 台风期的剖面变化
2.2 海湾冲淤分布
2.3 海湾冲淤变化对比
3 悬沙数值模型
3.1 控制方程
3.2 模型参数选取
3.2.1 黏性泥沙沉速
3.2.2 黏性泥沙临界冲刷应力
3.2.3 黏性泥沙临界淤积应力
3.2.4 冲刷系数
3.3 模型验证
4 海湾水沙模拟分析
4.1 波浪场
4.2 潮流场
4.3 含沙量场
4.4 底床切应力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口冲淤对围垦的响应[J]. 郭聪,孙志林,郑浩磊,潘桂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9)
[2]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的若干问题[J]. 孙志林,倪晓静,许丹,聂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2)
[3]淤泥质浅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剖面确定[J]. 庞启秀,白玉川,杨华,张瑞波,贾志博. 水科学进展. 2012(02)
[4]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南汇边滩近期演变影响初步预测[J]. 刘曙光,郁微微,匡翠萍,孙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5]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演变浅析[J]. 曹佳,茅志昌,沈焕庭. 海洋学研究. 2009(04)
[6]黏性非均匀沙的起动概率[J]. 孙志林,黄赛花,祝丽丽,吴珂,夏珊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1)
[7]长江口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J]. 金鹰,王义刚,李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8]淤泥临界起动条件及冲刷率试验研究[J]. 李华国,袁美琦,张秀芹. 水道港口. 1995(03)
本文编号:330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0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