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韩江流域面源污染及与景观格局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26 22:30
  为了定量研究韩江流域的面源污染情况以及景观格局对污染的影响,建立了流域水文水质模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冗余分析方法,探索景观指标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宁江流域地区的总氮质量浓度较高,最大值为3.91 mg/L;东部汀江流域地区总磷质量浓度较高,最大值为2.15 mg/L;流域总体水质呈恶化趋势;景观指标能解释81.7%的面源污染变化,且景观的面积越大,其组成格局可能比空间格局对水质的影响更大;林地的面积百分比与面源污染负相关,农田、城镇、草地景观则相反;城镇或农田等人类景观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等空间格局指标与污染物质量浓度负相关;旱地相比水田对面源污染的贡献更大;在研究区采用退草还林、农业结构调整等管理措施分别能够削减1.82%和4.63%的总氮负荷以及1.16%和7.31%的总磷负荷。 

【文章来源】:水资源保护. 2019,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流域面源污染模拟
    1.4 景观格局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域的景观格局特征
    2.2 流域的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2.3 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与面源污染变化的关系
    2.4 讨 论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技术的方便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J]. 朱亮,刘畅,陈琳,金梦婷,邱云鹏.  水资源保护. 2018(01)
[2]东平湖湿地景观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J]. 潘健,于丹丹,何振芳,姜涵,盖贝贝.  水资源保护. 2017(04)
[3]面源污染防治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 马骏,吴鸣然.  水利经济. 2016(03)
[4]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J]. 李红娜,叶婧,刘雪,耿兵,田云龙,朱昌雄.  水资源保护. 2015(05)
[5]基于SWAT模型的梅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J]. 盛盈盈,赖格英,李世伟.  热带地理. 2015(03)
[6]流域景观生态健康演变及其驱动因子贡献分析[J]. 谈娟娟,董增川,付晓花,徐伟,刘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7]潮河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负荷关系研究[J]. 李明涛,王晓燕,刘文竹.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8)
[8]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J]. 张红举,陈方.  水资源保护. 2010(03)
[9]韩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生态绿当量评价[J]. 黄苑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10]盐化草地景观中的斑块形状指数及其生态学意义[J]. 刘学录.  草业科学. 2000(02)



本文编号:3304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04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