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7 00:56
【目的】本文研究了全球变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1月利用土柱移植法把贡嘎山东坡海拔3200 m(E0)处的土柱分别移植到2800 m(E1)、2400 m(E2)、2000 m(E3)和1600 m(E4)模拟增温,并设置不控制降水和凋落物(T1组)、控制降水和凋落物(T2组)2种处理。2014、2015和2016年的11月对T1和T2组的各梯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移植梯度的下降,T1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而T2组则随移植梯度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土壤有机碳年间变化在不同处理和不同梯度间存在差异,T1组以201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且E0、E3、E4梯度的年间差异显著(P<0.05);T2组年间变化趋势在不同梯度间存在差异,但各梯度的年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与单一增温作用相比(T2),增温与凋落物和降水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更大(T1)。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9,3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移植梯度3年平均土壤温度(平均值±标准误)Fig.1Averagesoiltemperatureofdifferenttransplantationgradients
015年,分别高出12.7%和9.9%;E3梯度2016年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2014年。年间变化与海拔的交互作用仅对T2处理组的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表1)。3结论与讨论3.1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移植梯度的下降,土壤温度逐渐升高,T1处理组有机碳含量随移植梯度的下降增加,且梯度间有显著差异。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凋落物、根系分泌物、土壤的腐殖质和微生物的代图中相同条形柱上,带有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图2不同移植梯度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标准误)Fig.2Organiccarboncontentofdifferentelevationgradient(Mean±SE)6期马胜兰等: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73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拔高度大尺度变化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J]. 王群,武崎,刘兴良,张荣芝,吴鹏飞.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8)
[2]贡嘎山东坡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李萌,吴鹏飞,王永. 生态学报. 2015(07)
[3]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 土壤通报. 2010(02)
[4]贡嘎山东坡C3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及C4植物分布沿海拔高度的变化[J]. 李嘉竹,王国安,刘贤赵,韩家懋,刘敏,柳晓娟.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10)
[5]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 潘新丽,林波,刘庆.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8)
[6]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分析[J]. 段文霞,朱波,刘锐,陈实,周玉平,陈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2)
[7]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何志斌,赵文智,刘鹄,苏永中. 生态学报. 2006(08)
[8]贡嘎山东坡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分布特征[J]. 王琳,欧阳华,周才平,张锋,白军红,彭奎. 地理学报. 2004(06)
[9]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J]. 解宪丽,孙波,周慧珍,李忠佩. 土壤学报. 2004(05)
[10]贡嘎山垂直带林分凋落物及其理化特征[J]. 罗辑,程根伟,陈斌如,李伟. 山地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304728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9,3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移植梯度3年平均土壤温度(平均值±标准误)Fig.1Averagesoiltemperatureofdifferenttransplantationgradients
015年,分别高出12.7%和9.9%;E3梯度2016年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2014年。年间变化与海拔的交互作用仅对T2处理组的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表1)。3结论与讨论3.1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移植梯度的下降,土壤温度逐渐升高,T1处理组有机碳含量随移植梯度的下降增加,且梯度间有显著差异。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凋落物、根系分泌物、土壤的腐殖质和微生物的代图中相同条形柱上,带有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图2不同移植梯度的有机碳含量(平均值±标准误)Fig.2Organiccarboncontentofdifferentelevationgradient(Mean±SE)6期马胜兰等: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73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拔高度大尺度变化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J]. 王群,武崎,刘兴良,张荣芝,吴鹏飞.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8)
[2]贡嘎山东坡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李萌,吴鹏飞,王永. 生态学报. 2015(07)
[3]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 土壤通报. 2010(02)
[4]贡嘎山东坡C3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及C4植物分布沿海拔高度的变化[J]. 李嘉竹,王国安,刘贤赵,韩家懋,刘敏,柳晓娟.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10)
[5]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 潘新丽,林波,刘庆.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8)
[6]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分析[J]. 段文霞,朱波,刘锐,陈实,周玉平,陈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2)
[7]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何志斌,赵文智,刘鹄,苏永中. 生态学报. 2006(08)
[8]贡嘎山东坡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分布特征[J]. 王琳,欧阳华,周才平,张锋,白军红,彭奎. 地理学报. 2004(06)
[9]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J]. 解宪丽,孙波,周慧珍,李忠佩. 土壤学报. 2004(05)
[10]贡嘎山垂直带林分凋落物及其理化特征[J]. 罗辑,程根伟,陈斌如,李伟. 山地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304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0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