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5:42
  沟谷形态是黄土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前人研究显示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黄土沟谷横剖面的变化最为显著,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性和发育阶段差异性。沟谷横剖面形态是以侧蚀为主的沟蚀对沟谷长期作用的结果,沟谷形态也反过来影响沟蚀、重力侵蚀等,进而影响沟谷发育的进程。因此,深入研究沟谷横剖面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性特征,对于认识黄土沟谷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位于不同黄土地貌类型区的6个典型小流域和室内模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黄土沟谷横剖面及其相关坡面的形态特征和区域差异性,以及它们与黄土沟谷发育的关系,深化对黄土沟谷地貌演化过程与机理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以6个典型小流域和人工降雨室内模拟小流域为研究样区,提取了沟谷的横剖面,从统计特征、剖面特征、侵蚀特征三个方面选取定量化指标,以流域内部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为视角对沟谷横剖面形态进行统计分析。沟谷统计特征、剖面特征和侵蚀特征平均值从主沟谷到一级支沟、二级支沟依次减少。沟谷宽度、沟谷平均深度、横剖面面积、形状指数、凹度指数和沟谷宽高比与距沟口距离...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


典型沟谷横剖面及

范围,沟谷,黄土,地貌


第2章研究基础13图2.1研究区范围及典型样区分布图2.2实验样区及数据由于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黄土高原地表形成了成千上万条不同形态、不同结构的黄土沟谷。本文以黄土沟谷为对象进行研究,以先典型后普遍为研究思路,先对典型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一般对象的特征研究具有指示作用。基于此,选择典型地貌的黄土流域作为研究样区,是研究整个黄土高原沟谷的特征与差异性的奠基。在前人的研究中可以初步看到,同一流域中不同级别的黄土沟谷的形态具有差异性,不同黄土地貌的黄土沟谷形态各异,不同发育阶段的黄土沟谷亦然。因此,本研究基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来研究黄土沟谷地貌发育过程中沟谷形态的垂直于沟谷方向的变化特征。其中,时间尺度对应不同发育阶段的沟谷形态特征差异的研究,空间尺度对应黄土典型地貌沟谷形态特征差异的研究。本文以流域为基本自然单元[107],流域的稳定阈值[81]为控制标准,同时结合已有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将实验样区分为以下两组。1、典型研究样区本文在黄土高原区域选取了6个典型地貌样区进行重点研究,从北至南依次分布为神木、绥德、延川、甘泉、宜君和淳化,这6个样区分别代表了6种最为典型的黄土地貌类型。各样区所属的地貌类型及其基本自然概况如表2.1所示。由于小流域是研究黄土地貌的基本切入点,因此,本文在黄土典型地貌样区内选取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进行实验。选取小流域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

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


典型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的坡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西溪小流域为研究区[J]. 季翔,黄炎和,林金石,蒋芳市,余明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2]我国区域地貌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J]. 汤国安,那嘉明,程维明.  测绘学报. 2017(10)
[3]基于多重分形的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起伏特征研究[J]. 曹建军,方炫,那嘉明,汤国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4)
[4]黄土高原切沟地貌学研究述评[J]. 那嘉明,杨昕,李敏,丁浒,汤国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4)
[5]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J]. 张攀,唐洪武,姚文艺,孙维营.  水科学进展. 2016(04)
[6]黄土丘陵区坡面形态和植被组合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J]. 陈利顶,贾福岩,汪亚峰.  地理科学. 2015(09)
[7]黄土地貌区径流节点提取及其特征信息指数的DEM实验分析[J]. 胡最,蒋圣,梁明.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6)
[8]黄土沟谷特征点簇及其空间结构模型研究[J]. 朱红春,汤国安,李永胜.  地理科学. 2015(09)
[9]面向沟谷特征点簇的空间结构模型与应用[J]. 朱红春,李永胜,汤国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05)
[10]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J]. 熊礼阳,汤国安,袁宝印,陆中臣,李发源,张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2)

博士论文
[1]基于DEM的黄土地貌继承性研究[D]. 熊礼阳.南京师范大学 2015
[2]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流域面积高程积分谱系研究[D]. 祝士杰.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基于GIS的流域地貌多重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关系研究[D]. 王民.西安理工大学 2009
[4]流域降雨侵蚀产沙与地貌形态特征耦合关系研究[D]. 崔灵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DEM的黄土沟谷演化模拟研究[D]. 马锦.南京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DEM的晋西北地区黄土沟谷不对称特征研究[D]. 段家朕.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黄土高塬沟壑区沟头溯源侵蚀过程模拟试验[D]. 詹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4]沟谷特征点簇的空间结构模型建立与分析研究[D]. 李永胜.西北大学 2013
[5]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流域剖面谱研究[D]. 张维.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基于DEM的黄土地貌沟沿线特征研究[D]. 肖晨超.南京师范大学 2007
[7]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壑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 吴良超.西北大学 2005
[8]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壑信息挖掘研究[D]. 易红伟.西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79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79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