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中低山区灌草群落生物量分配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8-08 18:25
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是灌丛草地群落的重要参数,对于估算碳储量和探究灌草植被生长策略有重要意义。以冀西北中低山区(1 630–2 030 m)的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灌草群落生物量分配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与海拔呈"单峰曲线"关系,在海拔1 830–1 930 m达到最大值,均值为293.90 g·m–2,地下生物量与海拔呈"U型曲线"关系,在海拔1 830–1 930 m降到最小值,均值为620.07 g·m–2。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地下生物量分布呈"倒金字塔型",0–10 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在海拔1 830–1 930 m和1 930–2 030 m间差异明显(P <0.1)。3)灌草群落生物量主要分配于地下,地下生物量为地上的6.16倍;地上生物量与土层深度20 cm和40 cm的地下生物量均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4)地下生物量与土壤pH、容重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地上生物量仅与土壤pH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地下与地上生...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家口崇礼区3种优势树种蒸腾耗水特征研究[J]. 李洁,任启文,孙杰肖.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6)
[2]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戴黎聪,柯浔,曹莹芳,张法伟,杜岩功,李以康,郭小伟,李茜,林丽,马建军,曹广民. 生态学报. 2019(02)
[3]三江源区退化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J]. 张蕊,李飞,王媛,马丽娜,桑潮,王力,郭瑞英,赵学勇,尚占环.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2)
[4]黄土丘陵区草本群落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方昭,张少康,刘海威,焦峰,张军. 草业学报. 2018(02)
[5]内蒙古灌丛化草原毛刺锦鸡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J]. 张璞进,清华,张雷,徐延达,木兰,晔薷罕,邱晓,常虹,沈海花,杨劼.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2)
[6]东祁连山灌-草群落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J]. 魏巍,周娟娟,曹文侠,徐长林. 草业学报. 2015(12)
[7]中国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分析[J]. 马安娜,于贵瑞,何念鹏,王秋凤,彭舜磊. 第四纪研究. 2014(04)
[8]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J]. 郑伟. 草业科学. 2013(12)
[9]荒漠草地4种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J]. 杨昊天,李新荣,刘立超,贾荣亮,王增如,李小军,李刚. 中国沙漠. 2013(05)
[10]陕西省天然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邓蕾,上官周平. 草地学报. 2012(05)
本文编号:3672008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家口崇礼区3种优势树种蒸腾耗水特征研究[J]. 李洁,任启文,孙杰肖.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6)
[2]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戴黎聪,柯浔,曹莹芳,张法伟,杜岩功,李以康,郭小伟,李茜,林丽,马建军,曹广民. 生态学报. 2019(02)
[3]三江源区退化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J]. 张蕊,李飞,王媛,马丽娜,桑潮,王力,郭瑞英,赵学勇,尚占环.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2)
[4]黄土丘陵区草本群落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方昭,张少康,刘海威,焦峰,张军. 草业学报. 2018(02)
[5]内蒙古灌丛化草原毛刺锦鸡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J]. 张璞进,清华,张雷,徐延达,木兰,晔薷罕,邱晓,常虹,沈海花,杨劼.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2)
[6]东祁连山灌-草群落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J]. 魏巍,周娟娟,曹文侠,徐长林. 草业学报. 2015(12)
[7]中国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分析[J]. 马安娜,于贵瑞,何念鹏,王秋凤,彭舜磊. 第四纪研究. 2014(04)
[8]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关系[J]. 郑伟. 草业科学. 2013(12)
[9]荒漠草地4种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J]. 杨昊天,李新荣,刘立超,贾荣亮,王增如,李小军,李刚. 中国沙漠. 2013(05)
[10]陕西省天然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邓蕾,上官周平. 草地学报. 2012(05)
本文编号:3672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7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