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科研艺术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N0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才华;;唯物辩证法对西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媛;;美妙的“黄金分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胡志强,刘仲林;对称臻美在规范场理论创造中的作用——从J.C.Maxwell、A.Einstein到杨振宁[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叶松庆;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程民治;爱因斯坦的科学美学思想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陈绪纲;;“朗道尔革命”——美国法律教育的转型[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韩秋红;史巍;;和谐的智慧与智慧的和谐——在毕达哥拉斯“数”本原思想视阈内[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9 张今杰;林艳;;“范式”与“语言游戏规则”——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与卡尔-奥托·阿佩尔先验语用学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10 邓礼惠;樊祥恩;;期待视野与美的断裂性存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杨春鼎;;论人类的明智思维与未来世界的理想图景[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姜照君;陈清;;科学传播的“边缘化”[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史娟萍;;追思科学划界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钟文芳;;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陶祖莱;;从21世纪科学发展大趋势看学术生态系统[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峡;;学术交流的“术”与“道”[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明元;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永新;西部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农民自主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安安;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忠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丽妹;山寨文化与技术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彭珂珂;户外广告设计的互动性创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季海东;基于“活动—建构”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晗;发散思维在话题作文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8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62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