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南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9:29
【摘要】:心智观主要探讨如何提出一种观点用以理解心智的运作机制。它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当代认知科学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作为哲学家的认知科学家,普特南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在认知科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科学史的角度对普特南的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进行研究,对于深化对当代认知科学的心智观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首先,本文探讨了心智观的演进,从古希腊时期心智概念的提出开始,心智观的研究历经数千年的思想更迭,到20世纪初得以迅速发展,理论观点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日益扩展而深入。在这一历史背景基础上,本文对普特南建立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详尽论述。普特南从强调心智与机器的可类比性出发,进而提出任何心智状态都是一种功能状态,随后他又针对理论所存在的缺陷——即心智与图灵机之间的差异对其心智观进行了修正。 其次,本文指出普特南建立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不仅仅来源于哲学的积淀,更是多学科交汇融贯的产物。机械主义和科学实在论以及对行为主义和心身同一论的批驳对普特南的思想具有重要影响,而直接促成计算功能主义产生的则是图灵机与图灵测试思想。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麦卡洛克-皮茨神经系统开关逻辑思想也对普特南的思想形成具有间接的影响。 最后,本文探讨了普特南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的影响和局限性。就意义而言,计算功能主义所倡导的多重实现的概念打破了以往桎梏研究者们的物质基础决定心智状态的观念,对于内部状态存在的肯定在解释能力上相较于行为主义更为优越。同时,它使得心智研究走出行为主义的阴影,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它也促进了多学科的融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但计算功能主义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困难——无论是唯一实现性还是随附性都无法得到满足而遭到了普特南本人的批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N09
本文编号:2691958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N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婷;;浅谈普特南的哲学思想发展及其演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普特南,姚申海 ,鹰子;美国半个世纪的哲学[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02期
3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4 陈亚军;;功能主义错在哪里——论普特南的反功能主义及其与罗蒂的分歧[J];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5 李建会;走向计算主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3期
6 陈晓平;;因果关系与心-身问题——兼论功能主义的困境与出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5期
7 任晓明;李旭燕;;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年05期
8 吴彩强;;普特南的功能主义及其困难[J];哲学动态;2006年12期
9 金在权;郁锋;;50年之后的心-身问题[J];世界哲学;2007年01期
10 李恒威;黄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2691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69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