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N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意涛;张亚男;;成都与桥——漫谈成都桥梁[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关婕;;简述我国社会发展对图书馆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盛春辉;;风险社会语境中科学技术的困境及出路[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4 李米;;古代玉雕工艺技法与设备[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5 李莉;;社科文摘[J];百科知识;2011年18期
6 李莉;;社科文摘[J];百科知识;2011年17期
7 李忠东;;土耳其 五星级酒店“落户”古代洞穴[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8 李德前;;探索古代奥秘的“碳钟”[J];青苹果;2003年01期
9 ;卡通动漫秀 进藤光与塔矢亮[J];少儿科技;2011年07期
10 沈冬香;;寻求理性与跨越——对克隆人技术的辩证考量[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薇;;对科技活动的理性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雷德森;;试析科学中的执着与浮躁[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3 戴艳军;;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4 周秀达;黄永源;;我国古代职业医学史的研讨[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5 孙新建;钟秀珍;蔡蓉;方婷;;论科技伦理道德观的建构和普世化[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古海云;;寻找科技规范之路[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唐元海;侯金波;;淮河流域古代人工运河[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田山俊;;中国古代师资养成特点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王乐;;对现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缨 王奋宇;我国公众的科技伦理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王英杰;科技伦理:为谁服务[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陈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活动无法脱离科技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王光荣;专家学者探讨科技伦理[N];光明日报;2002年
5 孔伟;科技伦理:生命与尊严的抉择[N];华夏时报;2001年
6 陈瑛;谈科技伦理[N];人民日报;2000年
7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沈铭贤;加强科技伦理的建设[N];文汇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王光荣;科技伦理直面“潘多拉魔盒”[N];光明日报;2002年
9 何自英;哲学所举行科技伦理研讨会[N];科技日报;2000年
10 记者延宏实习生王婷婷;呼唤科技伦理承担社会责任[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文睿;试论中国古代海洋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哲峰;古代中医食疗理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6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彭文芳;古代刑名诠考[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琴;论当代科技伦理的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巧燕;从当代环境哲学视角看恩格斯的自然观[D];宁波大学;2012年
3 祝国红;古代中日民间贸易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妮娜;中国古代医患关系初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魏春彪;论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特点[D];安徽大学;2005年
6 张春燕;科技伦理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艳君;科技管理伦理之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一明;科技伦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文飞;中国古代鹦鹉的分布及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俏巧;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时代信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9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72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