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视域中的“机器”本质探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5:23
人类自诞生起就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原始的石器、陶器到近代的蒸汽机、发电机,再到如今广泛使用的手机、计算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发明和制作了无数的机器。这些机器不仅延伸了人的四肢,而且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从而放大了人的体力和智力。 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试图把机器和人结合起来,来达到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如哲学家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而拉·美特里更进一步主张“人是机器”。如今,也有一些学者重新审视人与机器的关系,如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勃克斯基于逻辑机械主义,提出“人=机器人”的论题。可以看出,从“动物是机器”到“人=机器”再到“人=机器人”,机器的形式和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往对机器的理解主要集中于从科技史、经济学或哲学的角度对机器本身的考察。而机器是人的创造,因此对机器本质的认识应当从探究人与机器之问的关系着手。本文就是试图在科学哲学的视域中,沿着这条进路来认识机器的内涵和实质,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对“机器”概念进行词源学分析,把握机器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论述在不同文明体系和不同时期中,人们对机器理解的共性和个性(2)闸述以往对机器的分类,刻画机器的人工性内涵,指出仅从机器的类型和功能并不能把握机器的本质,需要进一步从人与机器的关系加以探究。(3)以“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与机器有关的两种人(使用者和制造者)对机器的认知和控制过程,提出信息或符号的实现和操作是这一过程的实质(4)从认知的角度揭示机器/技术的本质,论证并认定机器/技术是人的本质的展现,而人的本质就是心智创造和运用符号并加以实现。这样,机器/技术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外化心智运作所生成的知识的历史。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N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溯源
第一节 词源学考察
第二节 中西“机器”概念涵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机器和人工性
第一节 机器的分类
第二节 人工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机关系
第一节 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
第二节 对机器的不同认知
第三节 机器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及人的本质
第一节 机器的进化
第二节 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第一节 去身化
第二节 作为隐喻的机器
第三节 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34785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N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溯源
第一节 词源学考察
第二节 中西“机器”概念涵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机器和人工性
第一节 机器的分类
第二节 人工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机关系
第一节 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
第二节 对机器的不同认知
第三节 机器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及人的本质
第一节 机器的进化
第二节 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第一节 去身化
第二节 作为隐喻的机器
第三节 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珊;;科学认识论的若干问题[J];文史哲;2005年06期
2 谢玉进;;人机互动演进的哲学解读[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3 李建会;走向计算主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3期
4 郦全民;;机械论与哲学化的机器[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3期
5 肖显静;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01期
6 石诚;;科学仪器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5期
7 刘宝杰;;关于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理论的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5期
8 刘晓力;;延展认知与延展心灵论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石诚;蔡仲;;物质维度下的仪器认识论[J];哲学动态;2009年08期
10 任晓明;人=机器人论题的困境与出路——评勃克斯的逻辑机器哲学[J];世界哲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华青;新实验主义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4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83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