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西方科技在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8:06
晚清时期(1840-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中国自明末以来封闭了许久的大门被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繁延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发生大面积的碰撞、交汇。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清政府仓促地学习西方科技。短短几十年间进行了三次变革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科技在华传播。同时这也导致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改变。深入研究这一时期西方科技的在华传播,对于推动当今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应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对晚清三个主要时期(即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的西方科技传播进行了历史考察和综合审视,认为:在洋务运动时期,器物机械的引进是西方科技传播的最初形式、近代军工企业的建立为西方科技传播提供了主要场所、新式学堂的设立有利于进行西方科技教育、出国留学人员成为西方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译书出版是西方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通过设立学会、办报翻书、改革科举、建立藏书楼、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等方式积极推动西方科技传播。在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革新措施,如废除科举建立近代新学制、重视社会教育、倡导游学、对官员进行西学培训、兴建公共图书馆等,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科技传播。综合来看,晚清西方科技传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科技传播者多元混杂、主体错位;第二,科技传播内容以“器技”为主、欠缺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第三,科技传播方式未能有效实现从“被动式”向“主动式”传播转变;第四,科技传播受众范围有限、未能及时实现广泛传播。这些缺陷也是近代中日两国进行西方科技传播相比的差异。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N09;K2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述
1.3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传播的社会背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科技传播概述
2.1 科技传播的界定
2.2 科技传播的功能
2.3 科技传播的历史发展
第3章 洋务时期的西方科技传播
3.1 器物机械的引进
3.2 近代军工企业的建立
3.3 新式学堂的设立
3.3.1 教会学校
3.3.2 洋务学堂
3.4 出国留学人员的派遣
3.5 译书出版的发展
第4章 维新时期的西方科技传播
4.1 创立戊戌学会
4.2 兴起译书办报
4.3 废除八股、改革科举
4.4 广建学会藏书楼
4.5 传播运用近代科学方法
第5章 新政时期的西方科技传播
5.1 废除科举、建立新学制
5.2 大力兴办半日学堂和简易识字学塾
5.3 倡导游学,形成留学教育热潮
5.4 重视对官员进行西学培训
5.5 兴宣讲,开民智
5.6 成立阅报社、兴建公共图书馆
第6章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在华传播的审视——兼与日本比较
6.1 科技传播者多元混杂、主体错位
6.2 科技传播内容以"器技"为主,欠缺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6.3 科技传播方式未能有效实现从"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
6.4 科技传播受众范围有限,未能及时实现广泛传播
结语:晚清科技传播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0426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N09;K2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述
1.3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传播的社会背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科技传播概述
2.1 科技传播的界定
2.2 科技传播的功能
2.3 科技传播的历史发展
第3章 洋务时期的西方科技传播
3.1 器物机械的引进
3.2 近代军工企业的建立
3.3 新式学堂的设立
3.3.1 教会学校
3.3.2 洋务学堂
3.4 出国留学人员的派遣
3.5 译书出版的发展
第4章 维新时期的西方科技传播
4.1 创立戊戌学会
4.2 兴起译书办报
4.3 废除八股、改革科举
4.4 广建学会藏书楼
4.5 传播运用近代科学方法
第5章 新政时期的西方科技传播
5.1 废除科举、建立新学制
5.2 大力兴办半日学堂和简易识字学塾
5.3 倡导游学,形成留学教育热潮
5.4 重视对官员进行西学培训
5.5 兴宣讲,开民智
5.6 成立阅报社、兴建公共图书馆
第6章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在华传播的审视——兼与日本比较
6.1 科技传播者多元混杂、主体错位
6.2 科技传播内容以"器技"为主,欠缺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6.3 科技传播方式未能有效实现从"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
6.4 科技传播受众范围有限,未能及时实现广泛传播
结语:晚清科技传播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毅鹏;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的历史比较[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闵杰;戊戌时期科技新信息的传入及其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廖卓娴;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留学教育之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韩建民;晚清科学出版的流变与走向[J];河北学刊;2005年02期
5 蔡新职;;清末新政教育变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田毅鹏;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一百年[J];世界历史;2001年03期
7 刘学照;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8 陈振汉;;技术引进和晚清新式军用工业[J];经济科学;1979年01期
9 小林善文;田以麟;;关于中国20年代初等教员的组织运动[J];教育评论;1990年01期
10 梁树森;论科学精神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镱文;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0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86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