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08:25
上世纪70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SK)逐渐兴起,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它将科学的人类和社会纬度置于首要地位,有力的冲击了传统科学哲学中对科学的认知与观念。而由于自身理论缺陷,也使其一度身陷“反科学”的泥潭当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SK内部出现了以实验室研究为代表的研究转向——从“作为知识的科学”(表象主义)转向“作为实践的科学”(实践活动)研究,即实践转向。皮克林是则是其中的代表人之一。皮克林的学术思想从最初的以SSK的利益角度来解释科学的产生及发展,到最后“实践的冲撞”理论的形成,其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转折都显露出皮克林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而库恩的思想以及皮克林自己早年的高能物理学学术背景也对其实践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表象主义科学观的实践转向进行了梳理,论述了实践转向产生的原因及后继的哲学思想,进而引出皮克林的科学实践哲学观,对其核心理论——实践的冲撞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之后,通过对比皮克林与库恩的学术经历,分析出皮克林对库恩思想的解读与吸收,归纳性阐述了皮克林思想发展动因——对库恩的范式、常规科学及不可通约性批判与“改造”。而实践转向作为皮克林思想发展中的重...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0.4 研究方法
0.5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从作为知识的科学到作为实践的科学
1.1 作为知识的科学——表象主义的科学观
1.2 实践转向、SSK 与后 SSK
1.3 作为实践的科学——皮克林的“实践转向”
第二章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
2.1 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2.2 实践的冲撞
2.2.1 操作性语言描述
2.2.2 真实时间中的瞬间突现
2.2.3 后人类主义
2.3 皮克林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第三章 库恩对皮克林科学实践研究的影响
3.1 库恩与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
3.2 皮克林对库恩思想的吸收
3.2.1 学术经历与视角
3.2.2 研究方法
3.3 皮克林对库恩重要概念的解读
3.3.1 范式与常规科学
3.3.2 不可通约性
第四章 皮克林实践转向的根源及意义分析
4.1 以利益模式解释科学知识增长
4.1.1 科学的研究传统
4.1.2 共生论
4.1.3 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4.2 利益模式的困境与皮克林的拓展
4.3 实践研究的意义
4.3.1 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机制
4.3.2 对客观性与相对性、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新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实践场与社会历史构境——兼评皮克林的《实践的冲撞》[J]. 张一兵. 哲学研究. 2010(06)
[2]“共生论与机会主义”——析皮克林的科学发展模式[J]. 王延锋.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02)
[3]规则悖论与SSK和后SSK之争[J]. 吴丽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4]从科学哲学到社会建构[J]. 邢冬梅.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04)
[5]从表象知识观到实践知识观——库恩哲学革命的意义[J]. 何兵,王青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科学哲学:从“社会学转向”到“实践转向”[J]. 刘鹏. 哲学动态. 2008(02)
[7]试析皮克林实践研究转向的根源及意义[J]. 王延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11)
[8]从规则悖论之争看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转向[J]. 刘鹏,蔡仲. 科学文化评论. 2007(05)
[9]浅析科学实践的两个维度[J]. 郭明哲. 太原大学学报. 2007(03)
[10]从“社会建构”到“科学实践”[J]. 蔡仲,郑玮.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04)
博士论文
[1]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及出路[D]. 陈群.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 王宏宇.黑龙江大学 2007
[3]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 郭俊立.山西大学 2007
[4]科学实验的哲学研究[D]. 马晓俊.复旦大学 2007
[5]库恩后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何兵.复旦大学 2006
[6]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D]. 常春兰.复旦大学 2006
[7]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 周丽昀.复旦大学 2004
[8]建构论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 赵万里.南开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劳斯与皮克林对库恩思想解读与吸收的比较[D]. 赵薇.内蒙古大学 2010
[2]当代科学哲学的实践走向[D]. 魏凤杰.黑龙江大学 2009
[3]客观性的辨析—近现代多元视角中的客观性思想的演变及差异[D]. 王立品.西北大学 2008
[4]近代科学观实践论转向及其批判[D]. 张纪仁.黑龙江大学 2008
[5]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原因探析[D]. 石少虎.湖南师范大学 2008
[6]库恩的范式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纲领[D]. 孙景娜.吉林大学 2008
[7]科学仪器的实在论建构[D]. 梁美妍.黑龙江大学 2007
[8]库恩“范式”与SSK科学观[D]. 樊俊丽.广西师范大学 2007
[9]从“强纲领”到“科学的文化研究”[D]. 黄伟程.福州大学 2006
[10]后现代科学观——费耶阿本德与拉图尔比较研究[D]. 邹顺宏.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5359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0.4 研究方法
0.5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从作为知识的科学到作为实践的科学
1.1 作为知识的科学——表象主义的科学观
1.2 实践转向、SSK 与后 SSK
1.3 作为实践的科学——皮克林的“实践转向”
第二章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
2.1 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2.2 实践的冲撞
2.2.1 操作性语言描述
2.2.2 真实时间中的瞬间突现
2.2.3 后人类主义
2.3 皮克林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第三章 库恩对皮克林科学实践研究的影响
3.1 库恩与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
3.2 皮克林对库恩思想的吸收
3.2.1 学术经历与视角
3.2.2 研究方法
3.3 皮克林对库恩重要概念的解读
3.3.1 范式与常规科学
3.3.2 不可通约性
第四章 皮克林实践转向的根源及意义分析
4.1 以利益模式解释科学知识增长
4.1.1 科学的研究传统
4.1.2 共生论
4.1.3 语境中的机会主义
4.2 利益模式的困境与皮克林的拓展
4.3 实践研究的意义
4.3.1 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机制
4.3.2 对客观性与相对性、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新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实践场与社会历史构境——兼评皮克林的《实践的冲撞》[J]. 张一兵. 哲学研究. 2010(06)
[2]“共生论与机会主义”——析皮克林的科学发展模式[J]. 王延锋.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02)
[3]规则悖论与SSK和后SSK之争[J]. 吴丽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4]从科学哲学到社会建构[J]. 邢冬梅.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04)
[5]从表象知识观到实践知识观——库恩哲学革命的意义[J]. 何兵,王青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科学哲学:从“社会学转向”到“实践转向”[J]. 刘鹏. 哲学动态. 2008(02)
[7]试析皮克林实践研究转向的根源及意义[J]. 王延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11)
[8]从规则悖论之争看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转向[J]. 刘鹏,蔡仲. 科学文化评论. 2007(05)
[9]浅析科学实践的两个维度[J]. 郭明哲. 太原大学学报. 2007(03)
[10]从“社会建构”到“科学实践”[J]. 蔡仲,郑玮.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04)
博士论文
[1]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及出路[D]. 陈群.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 王宏宇.黑龙江大学 2007
[3]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 郭俊立.山西大学 2007
[4]科学实验的哲学研究[D]. 马晓俊.复旦大学 2007
[5]库恩后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何兵.复旦大学 2006
[6]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D]. 常春兰.复旦大学 2006
[7]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 周丽昀.复旦大学 2004
[8]建构论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 赵万里.南开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劳斯与皮克林对库恩思想解读与吸收的比较[D]. 赵薇.内蒙古大学 2010
[2]当代科学哲学的实践走向[D]. 魏凤杰.黑龙江大学 2009
[3]客观性的辨析—近现代多元视角中的客观性思想的演变及差异[D]. 王立品.西北大学 2008
[4]近代科学观实践论转向及其批判[D]. 张纪仁.黑龙江大学 2008
[5]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原因探析[D]. 石少虎.湖南师范大学 2008
[6]库恩的范式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纲领[D]. 孙景娜.吉林大学 2008
[7]科学仪器的实在论建构[D]. 梁美妍.黑龙江大学 2007
[8]库恩“范式”与SSK科学观[D]. 樊俊丽.广西师范大学 2007
[9]从“强纲领”到“科学的文化研究”[D]. 黄伟程.福州大学 2006
[10]后现代科学观——费耶阿本德与拉图尔比较研究[D]. 邹顺宏.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5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02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