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技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18:52
  科技思想是凝聚了时代和区域精神的文化精髓,它既内在地沉淀于典籍之中,又外在地体现于具体的器物工艺之上。中西方在不同地域上孕育了不同的文明,拥有不同的科学技术传统,其根源在于科技思想的差异。依托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的中原和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不同的科学技术特色,其内在的原因正是科技思想的差异,而春秋战国是形成这一差异的重要时期。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春秋战国的典籍和考古实物,对这一时期中原和楚文化区的科技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力求“识其同”、“辩其异”,然后“汇其流”。本论文包括绪论,主体和结束语三大部分。主体部分由第一到第七章的系统论述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本论文的时空以及研究对象。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第一章,分析了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首先,考察了中原和楚文化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其次,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楚文化区科学技术的交融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科学技术;最后,阐明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楚文化区代表性的人物、典籍以及文化特征等人文基础...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0.3 时间界定和空间界定
    0.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技思想的历史背景
    1.1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的自然环境
        1.1.1 平原与丘陵:地理环境
        1.1.2 暖温带气候与亚热带气候:气候环境
    1.2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的科学技术
        1.2.1 侯马编钟与曾侯乙编钟:科学技术在交融中发展
        1.2.2 印纹软陶与印纹硬陶、原始瓷:科学技术区域性发展
    1.3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的人文基础
        1.3.1 孔、墨与老、庄:人物
        1.3.2 《管子》、《墨经》、《吕氏春秋》与《庄子》、《天问》:典籍
        1.3.3 重礼文、守法律与探玄理、顺本性:文化
    小结
第二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自然观的异同
    2.1 天人相分
        2.1.1 “怨天”与“疑天”:究天之识
        2.1.2 “天道远,人道迩”与“天法道”:天人相分
        2.1.3 “顺天”、“制天”与“道法自然”:天人关系
    2.2 天地结构
        2.2.1 先宇后宙与先宙后宇:宇宙概念
        2.2.2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与“道生一,一生二”:宇宙演化思想
        2.2.3 盖天说、浑天说与宣夜说:宇宙结构
        2.2.4 “天地有始”与“无极之外复无极”:宇宙界限
    2.3 天地人关系
    2.4 异同比较
        2.4.1 “贵人事”与“明自然”:异
        2.4.2 天人合一:同
    小结
第三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学观的异同
    3.1 科学实践
        3.1.1 “铁犁牛耕”和“刀耕火耨”:农学
        3.1.2 秦医、灸炳与楚巫、祝咒:医学
        3.1.3 堤防与运河:水利
    3.2 科学解释
        3.2.1 水、精气与气:物质本原
        3.2.2 “宇、久”与“橐龠”:时间与空间
        3.2.3 “轮不碾地”与“时有终始,世有变化”:运动与静止
    3.3 异同比较
        3.3.1 “重经验”与“重思辨”:异
        3.3.2 整体思维:同
    小结
第四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技术观的异同
    4.1 技术实践
        4.1.1 “秦无庐”与“粤无傅”:冶金技术
        4.1.2 “齐纨鲁缟”与“吴越之麻”:纺织技术
        4.1.3 郑国渠与陂塘:水利技术
    4.2 技术本质
        4.2.1 “仁”、“爱”与“道”:技术观的目的
        4.2.2 “善假于物”与“机心不载道”:技术观的特征
    4.3 异同比较
        4.3.1 “重实践”与“重创造”:异
        4.3.2 因地制宜:同
    小结
第五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学方法的异同
    5.1 科学观察
        5.1.1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与“埏埴以为器”:自然观察
        5.1.2 “橘逾淮而北为枳”与“种有几,得水则为继”:物候
        5.1.3 “渎田”与“丘陵”:土壤
        5.1.4 “齐之水……其民贪粗而好勇”与“楚之水……其民轻果而贼”:地学
    5.2 科学实验与科学想象
        5.2.1 小孔成像与“两小儿辩日”:光学实验与假说
        5.2.2 天平、桔槔与“与造化者同功”:科学实验与科学猜想
    5.3 异同比较
        5.3.1 “重实际”与“重想象”:异
        5.3.2 实用理性:同
    小结
第六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学认识的异同
    6.1 推类方法
        6.1.1 木、禾与兰:类的概念
        6.1.2 “异类不推”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类的依据
        6.1.3 “类不可必推”与“同类相从,同声相应”:推类的结果
    6.2 科学认识的基础
        6.2.1 “闻、说、亲”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
        6.2.2 “天官”、“天君”与“心”:科学认识的途径
    6.3 科学认识的过程与目的
        6.3.1 “摹略万物之然”、学以致用与“绝圣弃智”:科学认识的目的
        6.3.2 “学而知之”与“心斋”、“坐忘”:科学认识的过程
    6.4 异同比较
        6.4.1 “重力行”与“重顿悟”:异
        6.4.2 关联性思维:同
    小结
第七章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技思想异同分析
    7.1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科技思想差异因素分析
        7.1.1 区域性的自然环境
        7.1.2 技术传统
        7.1.3 文化氛围
        7.1.4 政治环境
    7.2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科技思想相同因素分析
        7.2.1 整体封闭的自然环境
        7.2.2 科学技术
        7.2.3 人才政策
        7.2.4 文化交融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周时期中原与楚文化区宇宙思想比较研究[J]. 高策,丁宏.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2]东周中原和楚文化区名学思想比较研究[J]. 高策,丁宏.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10)
[3]“国学”的核心[J]. 陈林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庄子“知”论析义[J]. 李耀南.  哲学研究. 2011(03)
[5]两周中原与楚漆器艺术中的科技比较[J]. 吴文清.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01)
[6]地缘共生族群与楚地文明[J]. 陈春保.  武陵学刊. 2010(03)
[7]中西方失蜡法之同异——兼评“先秦不存在失蜡法”一说[J]. 华觉明.  考古. 2010(04)
[8]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J]. 杨师群.  甘肃理论学刊. 2009(03)
[9]《山海经》宇宙观初探[J]. 韩湖初.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曾侯乙编钟的“套数”“编列”及其件数隐意[J]. 李虎,田可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两周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比较研究[D]. 吴文清.山西大学 2011
[2]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 陈万球.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论先秦时期的巫术与教育[D]. 李秋丰.吉林大学 2008
[4]北宋科技思想研究[D]. 吕变庭.河北大学 2006
[5]先秦诸子思维研究[D]. 刘学.扬州大学 2006
[6]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 童恒萍.华南师范大学 2006
[7]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 薛柏成.吉林大学 2006
[8]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D]. 王志.吉林大学 2006
[9]道教自然观研究[D]. 赵芃.四川大学 2006
[10]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 杨永军.山东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论墨子的科学技术思想[D]. 刘世海.武汉科技大学 2009
[2]《黄帝内经》的自然观研究[D]. 吕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3]道教宇宙论的主体内容[D]. 姜守诚.厦门大学 2002
[4]道教天人观与古代科技[D]. 何海涛.厦门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39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039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