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03-22 06:26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从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因此,马克思自然观的一系列问题就成了当前哲学研究中的“热点”,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对人类历史上几种主要自然观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重点展示了产生这些迥异自然观的文化基因。马克思在完成哲学革命的同时,也创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这种崭新的自然观既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也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大量文本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为孕育萌生期、建构形成期和完善批判期,并论述了马克思不同时期自然观的不同理论指向。从现实自然观的特征,从自然与社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从自然界的新拓展,从生态自然观、可持续自然观和生态美学自然观等多角度论述了马克思自然观的新特征,诠释了对这种自然观的新理解。以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依托,本文从多方面解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和人的存在方式,指出了肯定性与否定性等不同性质对象性关系的表现方...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人类自然观演进的历史透察
    第一节 人类蒙昧时代的神话自然观
    第二节 人类古代有机整体的自然观
    第三节 人类中世纪神学宗教的自然观
    第四节 人类近代天人对立的机械自然观
第二章 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哲学变革
    第一节 自然观哲学变革的前提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新特征
第三章 对象性关系中的人与自然
    第一节 对象性关系与人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马克思自然观的多维度界说
    第三节 把握自然、人化自然的具体方式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中生态哲学蕴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主题——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
    第四节 人文关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第一节 理论视角的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辨析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危机理论研究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
第六章 中国的生态问题与马克思自然观的实现解读
    第一节 理性的失范与我们面对的生态问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路标
    第三节 “红”与“绿”的结合:马克思自然观的中国解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3093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093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