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央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26 07:54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央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中央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T的MRI扫描,并利用Iplan软件将多模态影像配准融合并重建出三维虚拟现实模型,然后根据虚拟现实模型对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及肿瘤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进行评估,最后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36例肿瘤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术后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虚拟现实模型的重建,利用虚拟现实模型对脑功能区、肿瘤与功能区之间关系及脑表面血管的分布进行初步辨认,灵敏度为94.4%(34/36)。36例患者中,18例胶质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2例;10例脑膜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5例海绵状血管畸形、2例转移瘤及1例淋巴瘤均全切除。术后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其中2例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语言障碍,1周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0.2±5.4)个月(10~38个月),其中有3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肿瘤复发。结论 利用虚拟现实... 

【文章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03)

【文章页数】: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荧光导航下切除胶质母细胞瘤及分子病理的表达意义[J]. 田海龙,何伟,姜慧峰,殷鑫,王超超,王益华,郭振涛,姜彬,和政,王志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6(06)
[2]功能神经导航引导下的直接电刺激术在功能区肿瘤手术神经功能保护中的应用[J]. 钟平,姚一,江建东,张小斌,高志莹,王逢鹏,张卿云,高登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5 (09)
[3]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的专家共识[J]. 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王伟民,白红民,施冲,何洹,杨学军,王任直,马文斌,周良辅,吴劲松,江涛,李少武,王引言,陈新忠.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3(03)
[4]开颅手术中锥体束移位的探讨及应对策略[J]. 王宇博,马晓东,许百男,余新光,孙国臣,赵岩,王飞,宋志军,赵溪,梁永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06)
[5]高级别脑胶质瘤手术后联合放化疗疗效观察[J]. 梁永平,马晓东,王宇博.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06)
[6]皮层和皮层下电刺激在脑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J]. 张军,吴劲松,梁伟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04)



本文编号:3101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101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2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