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效应的辩证唯物主义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30 10:58
“反馈”是现代系统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发表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标志着控制论的建立,也使得“反馈”的概念步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将“反馈原理”在物质世界的表现称作“反馈效应”。“反馈效应”的多学科表现,代表了现代系统科学的一般性特征,系统科学的适用性非常广泛。但是,现代系统科学对“反馈效应”的研究只注重于现象领域的描述,并把其基本原理应用于具体科学研究之中,并没有对“反馈效应”进行理论溯源。本文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反馈效应”的本质问题进行考察。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当代境遇和“反馈效应”的多领域、多学科表现,对“反馈效应”进行研究:首先结合“系统”的概念,揭示了“反馈效应”所反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是“反馈效应”的世界观的第一大特征,“反馈效应”是对物质世界一般性规律——“反馈原理”的反映,而并非人们的发明;第二,通过对“反馈原理”的梳理,我们揭示了“反馈原理”所反映的辩证的世界观,这是“反馈效应”在世界观问题上的第二大特征;第三,考察认识论视域中的“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本文的理论来源与选题的意义
(一) 本文的理论来源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路径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
二.本文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选择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系
第二章 反馈效应所反映的世界观
一.反馈效应所反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一) 反馈效应
(二) 反馈效应的具体表现
(三) 反馈效应与系统
二.反馈原理所反映出的辩证的世界观
(一) 反馈原理
(二) 反馈原理所反映的世界观
第三章 反馈效应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出的新问题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二.反馈效应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两种视角
(一) 第一种解释方法
(二) 第二种解释方法
(三) 两种解释方法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主动性反馈和被动性反馈的统一
(一) 主动性反馈和被动性反馈的唯物主义基础
(二) 反馈效应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主体的统一性
四.主动性、被动性反馈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差异
(一) 主体选择的差异
(二) 概念适用范围的差异
第四章 反馈效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化、发展与问题表现
一.反馈效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化、发展
二.反馈效应的辩证唯物主义思考过程中的问题表现
(一) 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背景的差异
(二) 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主体性差异
(三) 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在价值论方面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读马克思[J]. 安启念. 学术月刊. 2011(03)
[2]论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五评黄楠森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J]. 周树智. 文化学刊. 2011(02)
[3]拉兹洛系统哲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J]. 钱兆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论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J]. 王金福. 探索. 2004(02)
[5]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 黄楠森. 学术研究. 2001(09)
[6]从主客体的同一性看“人化自然”[J]. 艾瑛. 哲学动态. 1992(04)
[7]略论反馈与辩证法的联系[J]. 林德根. 求是学刊. 1987(02)
[8]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是统一的[J]. 张云勋.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5(04)
本文编号:3169402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本文的理论来源与选题的意义
(一) 本文的理论来源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路径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
二.本文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选择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系
第二章 反馈效应所反映的世界观
一.反馈效应所反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一) 反馈效应
(二) 反馈效应的具体表现
(三) 反馈效应与系统
二.反馈原理所反映出的辩证的世界观
(一) 反馈原理
(二) 反馈原理所反映的世界观
第三章 反馈效应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出的新问题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二.反馈效应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两种视角
(一) 第一种解释方法
(二) 第二种解释方法
(三) 两种解释方法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主动性反馈和被动性反馈的统一
(一) 主动性反馈和被动性反馈的唯物主义基础
(二) 反馈效应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主体的统一性
四.主动性、被动性反馈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差异
(一) 主体选择的差异
(二) 概念适用范围的差异
第四章 反馈效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化、发展与问题表现
一.反馈效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化、发展
二.反馈效应的辩证唯物主义思考过程中的问题表现
(一) 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背景的差异
(二) 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主体性差异
(三) 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在价值论方面的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读马克思[J]. 安启念. 学术月刊. 2011(03)
[2]论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五评黄楠森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J]. 周树智. 文化学刊. 2011(02)
[3]拉兹洛系统哲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J]. 钱兆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论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J]. 王金福. 探索. 2004(02)
[5]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 黄楠森. 学术研究. 2001(09)
[6]从主客体的同一性看“人化自然”[J]. 艾瑛. 哲学动态. 1992(04)
[7]略论反馈与辩证法的联系[J]. 林德根. 求是学刊. 1987(02)
[8]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是统一的[J]. 张云勋.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5(04)
本文编号:3169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16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