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8 09:52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进步,人们对思想和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拥有充实的思想储备和充足的文化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跟上科学技术时代的脚步,因此,学界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家们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对科学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批判性反思,用哲学的思维探讨和总结技术哲学思想。本文从解读伯格曼技术本质观入手,对其技术哲学思想的产生、内容及意义进行全面解析。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其一,分析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客观背景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技术世界越来越复杂和技术异化现象的影响;其二,分析其理论实践的现实基础,主要是阐述伯格曼对哲学不断深入的追求和感悟;其三,重点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几位著名的人文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和现象学的理论实践;最后,再对这三方面加以总结提升。第三章对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理论框架及典型特征进行深入剖析,重点分析“技术人工物”、“装置范式”、“聚焦物和聚焦实践”和“技术信息”等核心概...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形成
2.1 伯格曼技术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技术世界的复杂性
2.1.2 技术的异化现象
2.2 伯格曼技术哲学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
2.2.2 现象学方法及精神的继承
第3章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3.1 技术人工物作为技术哲学研究逻辑起点及合理性分析
3.1.1 技术人工物是理解技术本质的基础
3.1.2 作为技术“实事”的合理性:技术人工物的二元本性
3.1.3 人工物作为技术实事的意义:从“先验”到“装置范式”的实现
3.2 “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
3.2.1 “装置范式”在伯格曼技术哲学中的位置
3.2.2 “装置范式”的理论内涵及特征
3.3 技术信息与现实的调适
3.3.1 技术信息与意义的分化和转型
3.3.2 技术信息与现实的调整途径
3.4 伯格曼技术哲学的主要特征
3.4.1 “技术人工物”理论的合理性
3.4.2 “装置范式”论的创新性
3.4.3 技术信息理论的实用性
第4章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评价及其启示
4.1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及局限性
4.1.1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
4.1.2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4.2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启示
4.2.1 运用聚焦实践理论指导技术实践
4.2.2 加强技术哲学的哲学基础和技术实践研究
4.2.3 重视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对我国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德格尔技术追问的双重品质[J]. 杨庆峰. 哲学分析. 2015(05)
[2]生产力与座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技术决定论上的异同[J]. 葛玉海,曹志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4)
[3]马克思现代技术批判的历史维度[J]. 郝继松,韩志伟. 学术研究. 2014(08)
[4]国内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走势[J]. 张秀华,张璐,杜疆. 理论探讨. 2013(05)
[5]文明进步中的技术使用问题[J]. 陈凡,陈多闻.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2)
[6]技术哲学的两种经验转向及其问题[J]. 潘恩荣. 哲学研究. 2012(01)
[7]对阿伦特技术观的解读与追问[J]. 舒红跃.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8)
[8]工程哲学: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对象性成果[J]. 张铃.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9)
[9]论芒福德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J]. 管晓刚.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9(03)
[10]技术哲学与技术史:区别与联系[J]. 姜振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博士论文
[1]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 朱耀平.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伯格曼技术本质观:装置范式论[D]. 刘欢欢.长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8028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形成
2.1 伯格曼技术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技术世界的复杂性
2.1.2 技术的异化现象
2.2 伯格曼技术哲学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
2.2.2 现象学方法及精神的继承
第3章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3.1 技术人工物作为技术哲学研究逻辑起点及合理性分析
3.1.1 技术人工物是理解技术本质的基础
3.1.2 作为技术“实事”的合理性:技术人工物的二元本性
3.1.3 人工物作为技术实事的意义:从“先验”到“装置范式”的实现
3.2 “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
3.2.1 “装置范式”在伯格曼技术哲学中的位置
3.2.2 “装置范式”的理论内涵及特征
3.3 技术信息与现实的调适
3.3.1 技术信息与意义的分化和转型
3.3.2 技术信息与现实的调整途径
3.4 伯格曼技术哲学的主要特征
3.4.1 “技术人工物”理论的合理性
3.4.2 “装置范式”论的创新性
3.4.3 技术信息理论的实用性
第4章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评价及其启示
4.1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及局限性
4.1.1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
4.1.2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4.2 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的启示
4.2.1 运用聚焦实践理论指导技术实践
4.2.2 加强技术哲学的哲学基础和技术实践研究
4.2.3 重视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对我国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德格尔技术追问的双重品质[J]. 杨庆峰. 哲学分析. 2015(05)
[2]生产力与座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技术决定论上的异同[J]. 葛玉海,曹志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4)
[3]马克思现代技术批判的历史维度[J]. 郝继松,韩志伟. 学术研究. 2014(08)
[4]国内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走势[J]. 张秀华,张璐,杜疆. 理论探讨. 2013(05)
[5]文明进步中的技术使用问题[J]. 陈凡,陈多闻.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2)
[6]技术哲学的两种经验转向及其问题[J]. 潘恩荣. 哲学研究. 2012(01)
[7]对阿伦特技术观的解读与追问[J]. 舒红跃.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8)
[8]工程哲学: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对象性成果[J]. 张铃.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9)
[9]论芒福德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J]. 管晓刚.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9(03)
[10]技术哲学与技术史:区别与联系[J]. 姜振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博士论文
[1]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 朱耀平.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伯格曼技术本质观:装置范式论[D]. 刘欢欢.长安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8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20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