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大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6-09 10:38
在非典与印度洋海啸等事件的影响下,2005年我国出现了一场关于"敬畏自然"的大讨论,讨论的核心分歧涉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之争,以及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争。本文从自然观、科学观与环境伦理等多个角度,阐释敬畏自然的思想。敬畏自然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科学态度,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情感表达,需要把敬畏自然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之中。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2020,10(04)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共产党员(河北). 2018(09)
[2]自然审美批评论[J]. 薛富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3]博物学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J]. 刘华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4]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J]. 赵红梅. 哲学研究. 2010(09)
[5]从生态伦理学视角看“敬畏自然之争”[J]. 田松,刘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6]"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J]. 方舟子. 环境教育. 2005(03)
[7]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评介[J]. 柯文慧.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02)
本文编号:3220428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2020,10(04)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共产党员(河北). 2018(09)
[2]自然审美批评论[J]. 薛富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3]博物学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J]. 刘华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4]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J]. 赵红梅. 哲学研究. 2010(09)
[5]从生态伦理学视角看“敬畏自然之争”[J]. 田松,刘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6]"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J]. 方舟子. 环境教育. 2005(03)
[7]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评介[J]. 柯文慧.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02)
本文编号:3220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22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