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活塞装置的利用与认识
发布时间:2021-06-10 01:57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梳理,考察了活塞装置在中国古代的使用情况。《武经总要》中明确记载了活塞的使用,风箱是活塞在中国古代的最为普遍也最有影响的代表;在《奇器图说》《泰西水法》中,西方的活塞装置器具传入中国。认为中国古代的活塞器械在技术方面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但中国古人对活塞装置的认识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
【文章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进水
“右放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旁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有拶丝杖,杖前缠散麻,厚寸半,前后贯二铜束,约定。尾有横拐,拐前贯圆掩,入则用闭筒口。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及三斤许。筒首施火楼,注火药于中使然(燃)。发火用烙锥。入拶丝,放于横筒。令人自后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5]。”从以上文献和图1可以看出“猛火油柜”的工作原理。油柜内盛有猛火油,四个卷筒为抽油管,卷筒上横置一个粗筒,横筒与油柜相通。此横筒类似于一个唧筒装置,横筒内设有拶丝杖(图1左)。拶丝杖充当一个往复运动的活塞,“抽杖”时,横筒中空气被抽出形成真空,大气压强将油柜中的油压入横筒内,完成吸油的过程。用力向前推拶丝杖,产生压力使猛火油喷出,完成喷油过程。当喷出的猛火油经过点火装置时,猛火油遇热燃烧成烈焰,用于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或在水战时焚毁敌人战舰。可见猛火油柜是古代攻防作战和水战的利器。
喷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铳的传入及其在中国消防史上的意义[J]. 段耀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5(03)
[2]“鞲鞴”译名考源[J]. 李文,戴吾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221781
【文章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进水
“右放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旁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有拶丝杖,杖前缠散麻,厚寸半,前后贯二铜束,约定。尾有横拐,拐前贯圆掩,入则用闭筒口。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及三斤许。筒首施火楼,注火药于中使然(燃)。发火用烙锥。入拶丝,放于横筒。令人自后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5]。”从以上文献和图1可以看出“猛火油柜”的工作原理。油柜内盛有猛火油,四个卷筒为抽油管,卷筒上横置一个粗筒,横筒与油柜相通。此横筒类似于一个唧筒装置,横筒内设有拶丝杖(图1左)。拶丝杖充当一个往复运动的活塞,“抽杖”时,横筒中空气被抽出形成真空,大气压强将油柜中的油压入横筒内,完成吸油的过程。用力向前推拶丝杖,产生压力使猛火油喷出,完成喷油过程。当喷出的猛火油经过点火装置时,猛火油遇热燃烧成烈焰,用于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或在水战时焚毁敌人战舰。可见猛火油柜是古代攻防作战和水战的利器。
喷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铳的传入及其在中国消防史上的意义[J]. 段耀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5(03)
[2]“鞲鞴”译名考源[J]. 李文,戴吾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22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22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