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奠基 ——科技哲学视野下的成中英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0 21:24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的传入对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二者之间产生了紧张的对立关系。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学应如何面对现代科学、处理与科学的关系,成为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难以回避的时代问题。对此,以建立现代儒学为己任的现代新儒家群体有着非常深入地思考与讨论。第一二代新儒家致力于“内圣开出新外王”,诉求从儒学中开出现代科学。然而,囿于传统心性之学的立场和对道统的维护,他们仍固守道德本体与科学的“中体西用”模式,力图将科学统摄于中学本体之下,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作为第三代新儒家,成中英对前辈新儒家的工作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科学作为知识建基于理性,儒学作为价值建基于意志,理性与意志实为本体的一体两面。若不能改造传统的儒学道德本体,那么,在儒学内部讨论现代科学的问题便会缺乏形而上学的基础。为此,成中英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从根本处入手,把知识理性融合到儒学本体之中,进而在价值的宇宙中建立知识,在知识的宇宙中安顿价值,实现知识与价值在儒学本体层面上的一体统合。成中英批判性地继承前辈新儒家的思想,整合蒯因的分析哲学、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等西方哲学的思想...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视角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创新点
第二章 西方科学的冲击与现代新儒家的回应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的界定和分期
        一、现代新儒家的界定
        二、现代新儒家的分期
    第二节 西方科学与儒学的碰撞
        一、西方科学的传入
        二、科学主义与“科玄论战”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关于科学的思考
        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路向分野
        二、现代新儒家科学观的代际差异
第三章 探寻科学的根基:走向价值与知识的统合
    第一节 “为科学奠基”的内涵分析
        一、科学概念的内涵界定
        二、奠基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三、成中英“为科学奠基”的自觉性与合规律性
    第二节 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
    第三节 知识与价值的一体统合
第四章 通往本体诠释学:整体论哲学的建构
    第一节 还原论与整体论之争:以生物分类学为例
        一、生物分类学中还原论问题的产生
        二、生物分类学中不同层面的还原论及相关困境分析
        三、基于整体论的系统生物学:分类学走出还原论困境的一种新的可能
    第二节 成中英对还原论与整体论之争的超越
        一、世界哲学思维下对西方机械理性的反思
        二、哲学整体论是多元理性的内在要求
    第三节 从分析哲学的整体论到本体诠释学的整体论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和成中英的批评
        二、蒯因的整体论及其对成中英的影响
第五章 奠定基础:本体诠释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本体诠释学的本体类型之初探
        一、Ontology的翻译困境
        二、中西哲学本体论的比较
        三、“本体论”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本体诠释学的诠释源流之考察
        一、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
        二、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
    第三节 本体诠释学的本体内涵再考察
        一、宇宙-生命本体论
        二、与其他类型本体论的区别
        三、本体诠释学本体用的关系
    第四节 本体诠释学的本体建构之评价
第六章 作为知识和理解的科学:本体诠释学与科学知识的诠释
    第一节 本体诠释学的建立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第二节 科学为何是被诠释的
        一、本体构造与科学诠释
        二、自然符号与科学诠释
        三、科学诠释的三个问题
    第三节 科学是如何被诠释的
        一、科学知识是如何被理解的
        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是如何保障的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学统的重建[J]. 景海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1)
[2]体用论与传统儒家形而上学[J]. 沈顺福.  哲学研究. 2016(07)
[3]生物分类学的还原论困境及其突破的可能方向[J]. 吕晓钰,马来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4]早期现代新儒家科学技术观研究[J]. 赵培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12)
[5]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视域下的“科学”观[J]. 孙旭红.  科技管理研究. 2015(21)
[6]科技儒学研究之我见[J]. 马来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6)
[7]作为知识和理解的科学——一个本体诠释学的诠释[J]. 成中英,吕晓钰,马亭亭.  学术月刊. 2015(03)
[8]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关系再认识——山东省科协第三期“泰山学术沙龙”综述[J]. 吕晓钰.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1)
[9]“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哲学思考——兼论成中英的科学转化观[J]. 林雄洲,陈墀成.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2)
[10]从坎陷论的视角看李约瑟难题[J]. 杨泽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博士论文
[1]以杜维明和成中英为例的波士顿儒学与夏威夷儒学思想研究[D]. 郑秋月.黑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成中英美学思想研究[D]. 范金莉.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成中英新新儒学思想研究[D]. 朱秀娟.河北大学 2010
[3]成中英管理哲学研究[D]. 郭荣芳.陕西师范大学 2009
[4]现代新儒家的科学观及其启示[D]. 余存宝.安徽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9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239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