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化”个体和组织的影响及其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09 12:15
“e化”(以下简称e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其作为科技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整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e化等相关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逐步运用,e化个体和e化组织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正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促使人们借助信息平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样也推动信息哲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本文以e化个体和组织的影响及其哲学思考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e化的产生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e化、e化个体、e化组织的概念与特征进行界定和总结。另外,文章从四个方面对e化个体和e化组织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论述,具体表现在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双向发展过程;对社会个体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消费及娱乐方式和生存环境影响的二重性;对社会组织的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影响的表征;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结构的影响四个方面。最后,针对论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机与人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伦理道德与技术理性三组关系对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影响进行哲学思考。通过分析e化个体和e化组织的发展给社会个体、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整体带来的诸多改...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e化相关理论研究
2.1 e化的概念及特征
2.1.1 e化概念的界定
2.1.2 e化的特征
2.2 e化个体的概念及特征
2.2.1 e化个体概念的界定
2.2.2 e化个体的特征
2.3 e化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2.3.1 e化组织概念的界定
2.3.2 e化组织的特征
2.4 e化的相关基础理论
2.4.1 马克思关于e化社会的预见
2.4.2 申农等人的“三论”
2.4.3 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2.4.4 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
2.4.5 邬焜等学者的信息哲学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影响分析
3.1 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双向过程分析
3.1.1 e化个体到e化组织
3.1.2 e化组织到e化个体
3.1.3 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相互作用
3.2 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分析
3.2.1 对个体思维方式的影响
3.2.2 对个体交往方式的影响
3.2.3 对个体学习方式的影响
3.2.4 对个体工作方式的影响
3.2.5 对个体消费及娱乐方式的影响
3.2.6 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
3.3 对社会组织影响的表征
3.3.1 对生产力结构影响的表征
3.3.2 对生产关系影响的表征
3.3.3 对组织结构影响的表征
3.4 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分析
3.4.1 对经济方面影响的分析
3.4.2 对政治方面影响的分析
3.4.3 对人类文化影响的分析
3.4.4 对社会结构影响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e化中几组辩证关系的哲学思考
4.1 人机与人际之间的关系
4.1.1 “黑灯工厂”取代人的劳动
4.1.2 人机交往弱化了人际交往
4.1.3 促进人机与人际关系和谐
4.2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关系
4.2.1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博弈
4.2.2 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4.2.3 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
4.2.4 两者和谐共存促进社会的发展
4.3 技术理性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4.3.1 技术发展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
4.3.2 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冲击
4.3.3 人是平衡两者之间关系的主体
4.3.4 技术理性与伦理道德共生共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浸道德:虚拟现实的伦理可能[J]. 林建武.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3)
[2]科技伦理学研究的新视界——《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简评[J]. 杨怀中,杨白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浅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以H大学为例[J]. 李文,魏百望,宋再旭,徐长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Z1)
[4]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研究[J]. 刘怀元. 科技创业月刊. 2017(01)
[5]科技进步对社会变革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探析[J]. 张瑾.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06)
[6]网络时代舆论主导者道德导引中的挑战及对策[J]. 赵宝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当代网络伦理研究的中西对比[J]. 蒋艳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6)
[8]浅析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J]. 赵聪聪. 求知导刊. 2016(04)
[9]社会网络的社区服务协同创新机制建构与运行[J]. 李映辉,黄蕾. 东南学术. 2016(01)
[10]企业HR管理的e化生存[J]. 李洁. 现代商业. 2014(17)
博士论文
[1]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D]. 滕霞.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D]. 王学.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73728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e化相关理论研究
2.1 e化的概念及特征
2.1.1 e化概念的界定
2.1.2 e化的特征
2.2 e化个体的概念及特征
2.2.1 e化个体概念的界定
2.2.2 e化个体的特征
2.3 e化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2.3.1 e化组织概念的界定
2.3.2 e化组织的特征
2.4 e化的相关基础理论
2.4.1 马克思关于e化社会的预见
2.4.2 申农等人的“三论”
2.4.3 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2.4.4 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
2.4.5 邬焜等学者的信息哲学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影响分析
3.1 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双向过程分析
3.1.1 e化个体到e化组织
3.1.2 e化组织到e化个体
3.1.3 e化个体与e化组织的相互作用
3.2 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分析
3.2.1 对个体思维方式的影响
3.2.2 对个体交往方式的影响
3.2.3 对个体学习方式的影响
3.2.4 对个体工作方式的影响
3.2.5 对个体消费及娱乐方式的影响
3.2.6 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
3.3 对社会组织影响的表征
3.3.1 对生产力结构影响的表征
3.3.2 对生产关系影响的表征
3.3.3 对组织结构影响的表征
3.4 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分析
3.4.1 对经济方面影响的分析
3.4.2 对政治方面影响的分析
3.4.3 对人类文化影响的分析
3.4.4 对社会结构影响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e化中几组辩证关系的哲学思考
4.1 人机与人际之间的关系
4.1.1 “黑灯工厂”取代人的劳动
4.1.2 人机交往弱化了人际交往
4.1.3 促进人机与人际关系和谐
4.2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关系
4.2.1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博弈
4.2.2 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4.2.3 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
4.2.4 两者和谐共存促进社会的发展
4.3 技术理性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4.3.1 技术发展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
4.3.2 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冲击
4.3.3 人是平衡两者之间关系的主体
4.3.4 技术理性与伦理道德共生共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浸道德:虚拟现实的伦理可能[J]. 林建武.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3)
[2]科技伦理学研究的新视界——《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简评[J]. 杨怀中,杨白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浅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以H大学为例[J]. 李文,魏百望,宋再旭,徐长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Z1)
[4]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研究[J]. 刘怀元. 科技创业月刊. 2017(01)
[5]科技进步对社会变革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探析[J]. 张瑾.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06)
[6]网络时代舆论主导者道德导引中的挑战及对策[J]. 赵宝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当代网络伦理研究的中西对比[J]. 蒋艳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6)
[8]浅析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J]. 赵聪聪. 求知导刊. 2016(04)
[9]社会网络的社区服务协同创新机制建构与运行[J]. 李映辉,黄蕾. 东南学术. 2016(01)
[10]企业HR管理的e化生存[J]. 李洁. 现代商业. 2014(17)
博士论文
[1]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D]. 滕霞.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D]. 王学.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73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27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