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技术对广告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5 17:26
本文立足科技哲学,兼用科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来研究新媒体技术对广告在范式和广告受众两个层面影响是本文论题主旨所在。本文认为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它不仅让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且对人类社会活动方式、思维“范式”等方面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媒体技术具有的多对多、交互性的传播方式使得个体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这种传播方式使得个体选择权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自由意志。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满足是新媒体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导致新媒体革命的直接原因。本文以目前比较主流的新媒体作为代表,分析我国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发现我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史比较迅速的,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新媒体主要呈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二、参与人群数量的直线上升;三、改变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四、国家政策的支持;这是新媒体在我国发展的主要状况,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倾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播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使得参与人群的数量上升,这是表象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传...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媒体概况及其哲学意义
2.1 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2.1.2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2 新媒体的哲学意义及影响
2.2.1 新媒体的哲学意义
2.2.2 新媒体产生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
第3章 广告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3.1 广告概述
3.2 我国广告发展现状
第4章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对广告的哲学反思
4.1 范式思维方式概述
4.1.1 范式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
4.1.2 范式思维方式的本质及其特征
4.1.3 范式思维方式的作用
4.2 新媒体技术对广告的范式的影响
4.2.1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广告的反常现象
4.2.2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广告信念的转变
4.2.3 广告范式的重塑
4.3 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是扬弃的过程
第5章 新媒体技术对广告受众行为的影响
5.1 新媒体引发消费革命
5.2 新媒体技术对消费行为的推动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技术的实践论命意解读[J]. 李胜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J]. 王学俭,刘强. 学术论坛. 2012(02)
[3]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 孙宜君,王建磊. 当代传播. 2012(01)
[4]移动数字新媒体技术研究[J]. 吴杏. 中国报业. 2011(18)
[5]新媒体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经营策略[J]. 秦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7)
[6]“范式”的文化社会维度[J]. 李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7]论新媒体技术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创新[J]. 周小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8]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比较[J]. 李剑欣. 新闻爱好者. 2010(10)
[9]2009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综述[J]. 许正林,马蕊. 中国广告. 2010(04)
[10]论库恩范式思维方式的特征与影响[J]. 吴春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 詹恂.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范式”与“科学理论”之比较研究[D]. 陈敏.武汉科技大学 2010
[2]从文化研究范式看广告产业发展[D]. 李宣霖.重庆大学 2007
[3]试论消费文化与广告传播[D]. 张豫.中国人民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57861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媒体概况及其哲学意义
2.1 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2.1.2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2 新媒体的哲学意义及影响
2.2.1 新媒体的哲学意义
2.2.2 新媒体产生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
第3章 广告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3.1 广告概述
3.2 我国广告发展现状
第4章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对广告的哲学反思
4.1 范式思维方式概述
4.1.1 范式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
4.1.2 范式思维方式的本质及其特征
4.1.3 范式思维方式的作用
4.2 新媒体技术对广告的范式的影响
4.2.1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广告的反常现象
4.2.2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广告信念的转变
4.2.3 广告范式的重塑
4.3 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是扬弃的过程
第5章 新媒体技术对广告受众行为的影响
5.1 新媒体引发消费革命
5.2 新媒体技术对消费行为的推动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技术的实践论命意解读[J]. 李胜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J]. 王学俭,刘强. 学术论坛. 2012(02)
[3]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 孙宜君,王建磊. 当代传播. 2012(01)
[4]移动数字新媒体技术研究[J]. 吴杏. 中国报业. 2011(18)
[5]新媒体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经营策略[J]. 秦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7)
[6]“范式”的文化社会维度[J]. 李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7]论新媒体技术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创新[J]. 周小华.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8]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比较[J]. 李剑欣. 新闻爱好者. 2010(10)
[9]2009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综述[J]. 许正林,马蕊. 中国广告. 2010(04)
[10]论库恩范式思维方式的特征与影响[J]. 吴春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 詹恂.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范式”与“科学理论”之比较研究[D]. 陈敏.武汉科技大学 2010
[2]从文化研究范式看广告产业发展[D]. 李宣霖.重庆大学 2007
[3]试论消费文化与广告传播[D]. 张豫.中国人民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57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45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