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11-06 00:24
思考现代科技的生态负效应问题,需要重新审视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深入思考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态困境之间的关联。开展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负效应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复杂关系,全面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思索解决现代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现代科学技术问题以及现代生态危机问题属于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本文从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展开探索。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以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首先呈现现代科技生态负影响的问题,继之分析现代科技生态负影响的原因,最后探索现代科技生态负影响的路径。其一,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问题呈现,主要区分了科技研发和科技应用两个层面。首先,从科技研发的资源浪费、潜在生态风险、市场化导向的生态风险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研发中的生态负效应问题。其次,从科技产品生产与应用造成环境污染、科技奢侈消费恶化生态危机、科技产业重复布局加剧生态不公、科技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破坏四个方面阐述了科技发展中的生态负效应问题。其二,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批判分析,主要从经济批判、社会批判、制度批判、文...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基本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问题表现
2.1 科技研发的生态负效应
2.1.1 科技研发的资源浪费
2.1.2 科技研发的潜在生态风险
2.1.3 科技研发市场化导向的生态风险
2.2 科技发展的生态负效应
2.2.1 科技产品生产与应用造成环境污染
2.2.2 科技奢侈产品的消费恶化生态危机
2.2.3 科技产业重复布局加剧生态不公
2.2.4 科技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3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批判分析
3.1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经济批判
3.1.1 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
3.1.2 市场至上的动力来源
3.2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
3.2.1 偏重物质的生存模式
3.2.2 缺乏健全的风险分配
3.2.3 隔阂不畅的风险沟通
3.3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制度批判
3.3.1 GDP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
3.3.2 科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3.3.3 科技民主决策制度不完善
3.4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文化批判
3.4.1 科技乐观主义的极度泛滥
3.4.2 科技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
4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途径探索
4.1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经济建设
4.1.1 贯彻落实经济发展新理念
4.1.2 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转化
4.2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社会建设
4.2.1 建构科学健康的发展观念
4.2.2 推动生态风险分配的社会正义
4.2.3 加强科技的生态风险沟通
4.3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制度建设
4.3.1 完善生态政绩考核体系建设
4.3.2 建立健全科技风险预警机制
4.3.3 完善科技公共决策民主化制度
4.4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文化建设
4.4.1 大力培育科技生态风险意识
4.4.2 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
4.4.3 提倡绿色消费的消费理念
4.4.4 增强现代科技的人文关怀
5 结论构建现代科技的绿色共同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J]. 连维良. 求是. 2017 (12)
[2]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举[J]. 高培勇. 求是. 2017 (10)
[3]科技成果转化是自主创新源头活水[J]. 于新东. 杭州科技. 2017(01)
[4]基于研发成功率的R&D模型[J]. 丁浩龙. 科技和产业. 2017(01)
[5]论绿色技术范式的制度建构——从李约瑟问题谈起[J]. 邬晓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工程风险问题探析[J]. 王伯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6)
[7]生态文明视角下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立法反思[J]. 何佩佩,陈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8]自主研发创新、知识积累与科技绩效——基于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动态门槛机理研究[J]. 陈恒,侯建. 科学学研究. 2016(09)
[9]中美国家科技决策体系:国家、部委和项目层面的比较研究[J]. 智强,杨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5)
[10]绿色消费模式构建及政府干预策略[J]. 陈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3)
硕士论文
[1]我国公共决策中的专家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D]. 蒋福容.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78795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基本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问题表现
2.1 科技研发的生态负效应
2.1.1 科技研发的资源浪费
2.1.2 科技研发的潜在生态风险
2.1.3 科技研发市场化导向的生态风险
2.2 科技发展的生态负效应
2.2.1 科技产品生产与应用造成环境污染
2.2.2 科技奢侈产品的消费恶化生态危机
2.2.3 科技产业重复布局加剧生态不公
2.2.4 科技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3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批判分析
3.1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经济批判
3.1.1 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
3.1.2 市场至上的动力来源
3.2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
3.2.1 偏重物质的生存模式
3.2.2 缺乏健全的风险分配
3.2.3 隔阂不畅的风险沟通
3.3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制度批判
3.3.1 GDP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
3.3.2 科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3.3.3 科技民主决策制度不完善
3.4 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文化批判
3.4.1 科技乐观主义的极度泛滥
3.4.2 科技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
4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途径探索
4.1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经济建设
4.1.1 贯彻落实经济发展新理念
4.1.2 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转化
4.2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社会建设
4.2.1 建构科学健康的发展观念
4.2.2 推动生态风险分配的社会正义
4.2.3 加强科技的生态风险沟通
4.3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制度建设
4.3.1 完善生态政绩考核体系建设
4.3.2 建立健全科技风险预警机制
4.3.3 完善科技公共决策民主化制度
4.4 克服现代科技生态负效应的文化建设
4.4.1 大力培育科技生态风险意识
4.4.2 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
4.4.3 提倡绿色消费的消费理念
4.4.4 增强现代科技的人文关怀
5 结论构建现代科技的绿色共同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J]. 连维良. 求是. 2017 (12)
[2]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举[J]. 高培勇. 求是. 2017 (10)
[3]科技成果转化是自主创新源头活水[J]. 于新东. 杭州科技. 2017(01)
[4]基于研发成功率的R&D模型[J]. 丁浩龙. 科技和产业. 2017(01)
[5]论绿色技术范式的制度建构——从李约瑟问题谈起[J]. 邬晓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工程风险问题探析[J]. 王伯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6)
[7]生态文明视角下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立法反思[J]. 何佩佩,陈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8]自主研发创新、知识积累与科技绩效——基于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动态门槛机理研究[J]. 陈恒,侯建. 科学学研究. 2016(09)
[9]中美国家科技决策体系:国家、部委和项目层面的比较研究[J]. 智强,杨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5)
[10]绿色消费模式构建及政府干预策略[J]. 陈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3)
硕士论文
[1]我国公共决策中的专家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D]. 蒋福容.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78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47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