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科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01-19 00:26
  梁启超的思想一生均随时而更新,所以他的思想变化实际上是1890-1930年四十年中国思想史的缩影。是康有为今文经学的经世致用的传统和变易思想,将这位农家子弟带进了注定要失败的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之中;亡命日本后,基于对西方自由思想“人本的”、现实的和历史的考察,使他认同的近代西方的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中西学“结婚”的方式,造就一种民族民主主义的新文化,用以塑造新的“民族之魂”,故有“新民之父”之誉。其后,因主张“政体进化”而与“国体改革论者”发生冲突;又主张通过奖励生产的道路渐进地迈向社会主义的目标而遭到民生主义者和马列主义者的共同声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一代青年高居西方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之时,他却一改往日之面目,竟要人们以“吾先哲”的人生哲学来拯救被科学“异化”了的或可能“被异化”的世界。他一生均“不合时宜”,但他身后的历史表明:拒绝这位改良主义思想家的教导,正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大起大落曲折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十九世纪20世纪之交,科学居于人类文明主导地位的趋势日益显著。然而,中国境况尚难以应接世界科学潮流。对于来自现实的逼压与内在矛盾,有识之士从不同路径探寻可能的解决...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梁启超科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1.1 梁启超时期世界科学的现状
    1.2 梁启超时期中国科学的现状
    1.3 康有为的影响
第二章 对中国科学与科学精神缺失的认识与批判
    2.1 对中国科学与科学精神缺失的认识
    2.2 对中国科学精神缺失的批判
第三章 对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倡导
    3.1 乾嘉学派与梁启超科学精神的渊源
    3.2 对于西方“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3.3 对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大力倡导以及社会传播
        3.3.1 对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大力倡导
        3.3.2 对科学与科学精神的社会传播
第四章 对“科学万能之梦”的反思与质疑
    4.1 当前对梁启超的研究
    4.2 梁启超对“科学万能之梦”的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J]. 何兆武.  读书. 2005(03)
[2]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J].   中国科技奖励. 2005(03)
[3]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形成的内在逻辑[J]. 陈卫平.  文史哲. 1996(03)



本文编号:3595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595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