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水名歧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16:00
《禹贡》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著作,当中蕴含丰富的地名学知识,涉及地名众多。由于它短小精悍,对当中地名只略谈大概方位,当中同名异地或同地异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给地名歧说提供了广阔的滋生空间。本文仅以《禹贡》水名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由于水在《禹贡》当中一般被作为区划九州的地理界标,水名在《禹贡》当中充当重要角色;另一方面由于《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名中有三分之二为水名,所以弄清这些水名对于解读这篇宝贵的地理学著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把《禹贡》中的所有水名按是否存在异议分为两类,对无异议的水名按照其所属州域一一介绍,说明各水大致经由;又着重对尚未达成共识的水名论述,把这些争议较大,容易产生歧说水名细分为同水异名、实有或假想、实指或虚指、以古探今、以讹传讹五类,分别阐述。本文通过集中系统的研究《禹贡》中的水名,发现我国早期的地理名称的一些特点:一是通过对比、统计发现早期的地名大多是以自然实体来命名;二是发现这些表示自然实体的通名在使用过程中常被省略。《禹贡》水名与现在的一些地名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本文认为,《禹贡》虽年代久远,却影响至今;在考证古水流轨迹时,这些与《禹贡》...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2 《禹贡》中无异议的水名概括
2.1 冀州河流
2.2 兖州河流
2.3 青州河流
2.4 徐州河流
2.5 扬州河流
2.6 荆州河流
2.7 豫州河流
2.8 梁州河流
2.9 雍州河流
3 《禹贡》存在争议水名浅析
3.1 同水异名
3.2 实有或假想
3.3 实指或虚指
3.4 以古探今
3.5 以讹传讹
4 对《禹贡》水名的认识
4.1 从《禹贡》水名看我国早期地理名称的特点
4.2 《禹贡》水名对现在地名命名的影响
4.3 水名歧说产生原因的归纳及歧说存在的价值意义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J].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禹贡》成书时代考[J]. 岳红琴. 图书与情报. 2006(05)
[3]《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观察[J]. 赵春青. 中原文物. 2006(05)
[4]《禹贡》五服制与夏代政治体制[J]. 岳红琴. 晋阳学刊. 2006(05)
[5]人文地理学与文明中心观之始原——读《尚书·禹贡》[J]. 张碧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01)
[6]《禹贡》古桓水水系考释[J]. 漆子扬.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2)
[7]评《〈禹贡〉“九江”地望说异》[J]. 程裕钧.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2)
[8]《禹贡》“黑水”地望研究综述[J]. 魏幼红.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09)
[9]《禹贡》“九江”地望说异[J]. 陈致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03)
[10]《禹贡》九江、敷浅原新解[J]. 程裕钧.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2)
博士论文
[1]《禹贡》与夏代社会[D]. 岳红琴.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02492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2 《禹贡》中无异议的水名概括
2.1 冀州河流
2.2 兖州河流
2.3 青州河流
2.4 徐州河流
2.5 扬州河流
2.6 荆州河流
2.7 豫州河流
2.8 梁州河流
2.9 雍州河流
3 《禹贡》存在争议水名浅析
3.1 同水异名
3.2 实有或假想
3.3 实指或虚指
3.4 以古探今
3.5 以讹传讹
4 对《禹贡》水名的认识
4.1 从《禹贡》水名看我国早期地理名称的特点
4.2 《禹贡》水名对现在地名命名的影响
4.3 水名歧说产生原因的归纳及歧说存在的价值意义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J].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禹贡》成书时代考[J]. 岳红琴. 图书与情报. 2006(05)
[3]《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观察[J]. 赵春青. 中原文物. 2006(05)
[4]《禹贡》五服制与夏代政治体制[J]. 岳红琴. 晋阳学刊. 2006(05)
[5]人文地理学与文明中心观之始原——读《尚书·禹贡》[J]. 张碧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01)
[6]《禹贡》古桓水水系考释[J]. 漆子扬.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2)
[7]评《〈禹贡〉“九江”地望说异》[J]. 程裕钧.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02)
[8]《禹贡》“黑水”地望研究综述[J]. 魏幼红.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2(09)
[9]《禹贡》“九江”地望说异[J]. 陈致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03)
[10]《禹贡》九江、敷浅原新解[J]. 程裕钧.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2)
博士论文
[1]《禹贡》与夏代社会[D]. 岳红琴.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02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60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