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萨顿的“科学人性化”思想解析

发布时间:2022-02-04 17:41
  乔治·萨顿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史家之一,他把实现“科学人性化”作为自己一生科学事业所追求的最高理想。萨顿以提出了“新人文主义”理论而闻名于世,而他的“新人文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所谓“科学人性化”。事实上,对萨顿来说,“科学人性化”不只是一种空洞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实际的行动。萨顿认为,转向科学史研究乃是实现“科学人性化”的唯一途径。一直以来,萨顿的最大愿望就是像孔德一样能够编撰出一部综合性的科学史著作,因此,实证主义思想对萨顿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人们从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中还可以看出,他无疑也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观以及人文主义的影响;除此之外,西方的人性科学传统、反科学主义传统也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萨顿提出,人们应当从科学发展的整个链条中去理解科学,而不是仅仅将近代科学的产生作为整个科学发展的起点。也就是说,人们应当从整个科学史去理解科学本身。因此,他特别强调科学史研究的“四条指导思想”,即:捍卫科学的哲学传统、世界和一切知识的统一性、东方思想的巨大价值、对宽容和仁爱的极度需要等。而他所论述的“科学人性化”思想就集中体现于这“四条指导思想”之中。萨顿首倡新人文...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萨顿的理想:科学人性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述评及意义
第二章 “科学人性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及科学观
        2.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2.1.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观
    2.2 休谟的人性科学思想
    2.3 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
    2.4 西方反科学主义传统
        2.4.1 西方反科学主义传统概述
        2.4.2 卢梭的科学诘难
        2.4.3 尼采的科学质疑
        2.4.4 胡塞尔的反实证主义
第三章 “科学人性化”思想的内涵
    3.1 新人文主义:“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
    3.2 反对“两种人”(人性从科学中脱落)
    3.3 捍卫科学的哲学传统
    3.4 科学史研究“四条指导思想”中的“科学人性化”意蕴
        3.4.1 统一性思想
        3.4.2 东方思想的巨大价值
        3.4.3 对宽容和仁爱的极度需要
    3.5 回返科学史:实现“科学人性化”的唯一方法
第四章 “科学人性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4.1 “科学人性化”思想与斯诺的“两种文化”
    4.2 “科学人性化”思想与波兰尼的“默会理论”
    4.3 “科学人性化”思想与默顿的“科学的精神特质”
第五章 对“科学人性化”思想的评价
    5.1 “科学人性化”思想的理论贡献
        5.1.1 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超越
        5.1.2 “黑暗时代”的人性
    5.2 “科学人性化”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乔治·萨顿:献身科学史的人生历程[J]. 邱龙虎,辜美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萨顿视野中的科学史教学[J]. 邱龙虎,辜美惜.  中国大学教学. 2010(03)
[3]萨顿的新人文主义及其意义[J]. 陈飞.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07)
[4]追寻萨顿的魔笛[J]. 纪志刚.  读书. 2008(03)
[5]乔治·萨顿的中国知音 1949年前萨顿的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郭世杰.  科学文化评论. 2008(01)
[6]召唤科学的生命——萨顿及其科学史[J]. 潘新.  大学出版. 2007(04)
[7]重温“科学史之父”的新人文情怀[J]. 董煜宇.  科技导报. 2007(18)
[8]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J]. 刘兵.  史学月刊. 2007(09)
[9]游走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刘兵教授访谈录[J]. 刘景钊.  晋阳学刊. 2007(04)
[10]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路径开掘——乔治·萨顿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述评[J]. 王建平.  高教探索. 2007(02)

硕士论文
[1]科学人文主义简论[D]. 白晓东.武汉理工大学 2009
[2]科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 刘闽.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3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613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