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03 22:03
随着2008年4月,世界科学技术史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国际上的科技史学家就当今世界上科技史的发展方向,前沿领域做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展望,提出了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其中,有关冶金史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更多的共识就是要更多地注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特色研究。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冶金人才的培养以及技术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有关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的介绍却是凤毛麟角,所以本文尝试着通过文献考证以及计量的研究方法,从大学、学会以及科研院所的角度,探讨了冶金行业学术组织对人才培养、技术发展以及学术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理论意义,丰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形成的背景,冶金相关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的建立汲取丰富营养。然后,从民国时期冶金学著名人物,学术组织等维度,探讨和分析了民国时期的冶金学术团体和人物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许多著名的冶金学领域专家学者大都留学海外,且冶金学术组织在民国时期所有学术组织中的比重大,从而突显出对该学术领域的重视度。此外,本文重视具有特色的地域层面研究,以选取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相关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形成的背景
2.1 西学东渐和近代科学技术的艰难(19世纪后叶-1914年)
2.1.1 科技救国道路的兴衰
2.1.2 西方科技知识的传播
2.2 中国科学社和近代科技的传播(1914-1927)
2.2.1 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和科学社团的成熟
2.2.2 "五四"新文化运动
2.2.3 大学科技教育的发展
2.3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和近代科技的发展(1928-1949)
2.3.1 南京政府的科技政策
2.3.2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2.3.3 伪满洲国科技体制模式
第3章 民国时期的冶金学术团体
3.1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
3.1.1 大学
3.1.2 科研机构
3.1.3 学会
3.2 民国时期冶金学著名人物
3.2.1 周仁——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
3.2.2 魏寿昆——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
3.2.3 王宠佑——中国现代炼锑技术的开拓者
第4章 满铁时期的冶金研究机构
4.1 满铁时期的冶金机构
4.1.1 各大研究机构概况
4.1.2 冶金科研机构情况
4.2 满铁冶金机构与企业间关系
4.2.1 冶金企业委托中央试验所实现工业化
4.2.2 基于中央试验所研究成果创办的冶金企业
第5章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的作用
5.1 民国时期冶金人才的培养
5.1.1 西学中用, 工程师本土化
5.1.2 外侵经济,工人技术化
5.2 民国时期冶金技术扩散与发展
5.2.1 民国时期冶金技术的扩散
5.2.2 民国时期冶金技术的发展
5.3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共同体的作用
5.3.1 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
5.3.2 民国科学共同体演进
5.3.3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特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满铁科研机构文献资料篇目溯源[J]. 谭晓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02)
[2]中国第一个攻读冶金专业的留学生——吴健[J]. 方一兵.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8(02)
[3]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化进程中的首批本土工程师(1894—1925年)[J]. 方一兵,潜伟.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8(02)
[4]冶金研究型人才工程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 韩丽辉,刘云,冯根生,宋忠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05)
[5]冶金专业课程的多媒体教学(CAI)探讨[J]. 晏慧娟,潘海珍,胡勇. 福建电脑. 2007(12)
[6]两税合并对福建工业企业发展的影响[J]. 陈彤. 发展研究. 2007(11)
[7]论资源委员会的人才政策[J]. 俞丽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抗战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一次盛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第12届年会在桂林[J]. 唐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9]推动技术进 步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炼铁技术、经济、资源和环保的统一——在河北省冶金学会2006年炼铁学术会议上的讲话[J]. 李贵阳. 河北冶金. 2006(05)
[10]为冶金科学技术繁荣作出新贡献——祝贺上海市金属学会成立50周年[J]. 张明. 上海金属. 2006(05)
硕士论文
[1]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看中国科学共同体的优化[D]. 甘志频.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55726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相关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形成的背景
2.1 西学东渐和近代科学技术的艰难(19世纪后叶-1914年)
2.1.1 科技救国道路的兴衰
2.1.2 西方科技知识的传播
2.2 中国科学社和近代科技的传播(1914-1927)
2.2.1 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和科学社团的成熟
2.2.2 "五四"新文化运动
2.2.3 大学科技教育的发展
2.3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和近代科技的发展(1928-1949)
2.3.1 南京政府的科技政策
2.3.2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2.3.3 伪满洲国科技体制模式
第3章 民国时期的冶金学术团体
3.1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
3.1.1 大学
3.1.2 科研机构
3.1.3 学会
3.2 民国时期冶金学著名人物
3.2.1 周仁——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
3.2.2 魏寿昆——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
3.2.3 王宠佑——中国现代炼锑技术的开拓者
第4章 满铁时期的冶金研究机构
4.1 满铁时期的冶金机构
4.1.1 各大研究机构概况
4.1.2 冶金科研机构情况
4.2 满铁冶金机构与企业间关系
4.2.1 冶金企业委托中央试验所实现工业化
4.2.2 基于中央试验所研究成果创办的冶金企业
第5章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的作用
5.1 民国时期冶金人才的培养
5.1.1 西学中用, 工程师本土化
5.1.2 外侵经济,工人技术化
5.2 民国时期冶金技术扩散与发展
5.2.1 民国时期冶金技术的扩散
5.2.2 民国时期冶金技术的发展
5.3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共同体的作用
5.3.1 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
5.3.2 民国科学共同体演进
5.3.3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特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满铁科研机构文献资料篇目溯源[J]. 谭晓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02)
[2]中国第一个攻读冶金专业的留学生——吴健[J]. 方一兵.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8(02)
[3]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化进程中的首批本土工程师(1894—1925年)[J]. 方一兵,潜伟.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8(02)
[4]冶金研究型人才工程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 韩丽辉,刘云,冯根生,宋忠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05)
[5]冶金专业课程的多媒体教学(CAI)探讨[J]. 晏慧娟,潘海珍,胡勇. 福建电脑. 2007(12)
[6]两税合并对福建工业企业发展的影响[J]. 陈彤. 发展研究. 2007(11)
[7]论资源委员会的人才政策[J]. 俞丽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抗战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一次盛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第12届年会在桂林[J]. 唐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9]推动技术进 步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炼铁技术、经济、资源和环保的统一——在河北省冶金学会2006年炼铁学术会议上的讲话[J]. 李贵阳. 河北冶金. 2006(05)
[10]为冶金科学技术繁荣作出新贡献——祝贺上海市金属学会成立50周年[J]. 张明. 上海金属. 2006(05)
硕士论文
[1]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看中国科学共同体的优化[D]. 甘志频.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55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65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