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视角下中国近现代科学传播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03:48
科学传播在中国有两种历史传统:一种是科普传统,一种是科技新闻传统,这两种传统分别代表了科学传播的两种模式:即科协路径和新闻宣传路径;他们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唯科学主义的话语体系,唯科学主义在新政权成立后被纳入政治意识形态的体系中成为科学传播的指导思想。唯科学主义对中国科学传播有重要影响,使得中国的科学传播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传播思想上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在传播主体上基本上由政府一手包办;传播内容逐渐商业化,传播对象上不明确,传播媒介主要依靠电视和报纸、新媒体途径运用不足,传播效果迟迟达不能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究其原因,既有体制环境制约也有公共传播环境的不成熟。 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消除科学主义对这两种通路的阻碍,应努力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其一是增强科学传播的公益属性,提供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消费产品。其二是让市场机制进入到科学传播中来,培育科学传播的文化市场,形成科普产业链,实现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的转变。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科学传播的背景 2.1
科学传播的科普进路 2.2
科学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进路 2.3
小结 第3章
科学传播的本土特色 3.1
价值观与传播主体 3.2
传播内容与传播受众 3.3
传播方法与传播效果 第4章
科学传播的趋势 4.1
科学传播的公益化 4.2
科学传播的盈利化 第5章
结论 5.1
科学传播:新的科学史学研究范式 5.2
科学主义:超越与回归 5.3
市场力量:何以可能 相关网站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9138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科学传播的背景 2.1
科学传播的科普进路 2.2
科学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进路 2.3
小结 第3章
科学传播的本土特色 3.1
价值观与传播主体 3.2
传播内容与传播受众 3.3
传播方法与传播效果 第4章
科学传播的趋势 4.1
科学传播的公益化 4.2
科学传播的盈利化 第5章
结论 5.1
科学传播:新的科学史学研究范式 5.2
科学主义:超越与回归 5.3
市场力量:何以可能 相关网站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9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75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