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儿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而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外出读书,他们就把孩子托给家里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关爱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是众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中地,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学生1631人,其中寄宿生612人,留守儿童515人。为了让学校的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
一、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1.成绩较差一方面,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不高,“读书无用”的观念还存在于部分家长的思想中。由于农村孩子学习成绩普遍偏低,考上大学的机会不是很高,所以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望只是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就鼓励孩子外出经商做生意、打工挣钱。另一方面,由于监护人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很少得到其父母的关照,隔代抚养的爷爷奶奶们也是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对其学习辅导。
2.性格缺陷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东奔西跑的务工经商,很少有机会回家,对留守子女关照沟通机会太少,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留守儿童的性格或是内向、或是自卑、或是孤僻等。
3.企盼亲情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经商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心情比较焦虑紧张,常常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常有父母陪伴,心情不好时能陪他们聊聊天、下下棋、散散步;开心时有父母与他们一起分享。
4.自制能力差在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的行为发展还处于波动阶段,其自律能力普遍很差。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只管留守儿童不犯大错就是平安无事,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认可态度。由于得不到父母亲或监护人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大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松散、我行我素,Et常行为存在严重的偏差。
5.价值观畸形父母亲长期外出经商务工,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者都只想挣钱,忽视对留守子女伦理道德以及法制等教育,采用“物质+放任”的方式补偿自己对孩子的负疚感,其结果让留守孩子口袋里的零花钱数量增加,自由度提高,容易养成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畸形的价值观。
6.安全无防范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安全衔接上存在“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二、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1.健全、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建立联系卡制度,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留守儿童档案分别由校长室、学校德育处、班主任三个处室存档,联系卡的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托管情况、托管监护人、联系电话等,同时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留守儿童的档案,根据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对联系卡内容进行补充或完善。
(2)建立教职工与留守儿童手拉手制度学校根据摸底调查结果,让部分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手拉手”帮扶制度。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利用时间去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与外出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协助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思想问题,正确引领他们阳光、健康地成长。
(3)建立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心灵沟通制度学校布置温馨的“心语室”即“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给爱心妈妈与学生提供谈心的环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做好咨询记录。学校有3O位爱心妈妈,周一至周五,她们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疑惑和困难,每位爱心妈妈人手一本“留守儿童成长记录簿”,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2012年底,评出了9位“十佳爱心妈妈”,她们为孩子起早贪黑操劳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校园里的每一位孩子。同时学校还设有“知心姐姐信箱”,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及时了解并解答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还通过学校《远帆》校刊的“心灵对话”栏目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引导学生心理能健康成长。
2.-三个优先”真情关爱留守儿童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的方式,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快乐成长的家园。
(1)学习方面优先帮扶开学初,学校就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学习差距等进行分类登记,制定留守儿童学习帮扶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学校每天安排25名教师轮流为留守儿童辅导文化课。要求每一位有帮扶任务的教师能认真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计划,熟悉学生学习进度,认真备课,并要求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检测,确保辅导的有效性,真正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学有人管,学有人教。
(2)生活方面优先关照为了让寄宿生在学校不感孤单寂寞,让家长们放心,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需要一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首先建立“留守儿童爱心妈妈活动室”,而且专门挑选能歌善舞、能书会画的女教师任“爱心妈妈”组长,组员分组轮周轮班,负责课余饭后和孩子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当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比如,可以问他们吃饱了没有?今天的饭菜怎样?衣服鞋袜需不需要补?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想告诉老师等等。如果有孩子需要缝补衣袜或钉扣子,就让他先自己洗一洗,然后交“爱心妈妈活动室”,课余时间再由专门负责的老师带领心灵手巧的女同学缝补,这样既加深了师生情感,又锻炼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寄宿的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和关怀,同时也牵动了他们感恩的心。
(3)活动方面优先安排为了消除学生离家的孤独,学校想方设法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既要使寄宿生身心愉悦,又能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学校首先根据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组建教师兴趣小组,每组指定一位组长按照活动日程表带领师生一起活动。例如,周一书画指导;周二唱歌活动;周三信息技术指导;周四观看电视、电影;周日师生联欢。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在活动之前安排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自觉完成当天的作业和复习旧知预习新知,然后第二节安排学生参加兴趣活动。负责兴趣活动的老师和任课老师要及时沟通、反馈、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提高,学习功课的劲头会更足,同时还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目前,全校的留守儿童分别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选参加了演讲与口才、诗朗诵、速算、快速作文、气排球、篮球、乒乓球、美术、书法、民俗风情、手工、趣味英语、文艺、鼓号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百科知识等项目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文化课有了一定的长进,也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
3.采用特殊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质量
(1)榜样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留心观察,尽力捕捉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中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内心中渐渐形成了肯定自我的意识,使他们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自立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将这些学生树为标兵,让留守儿童学习有榜样。
(2)感恩教育。学校不但让留守儿童受恩,而且还让学生学会感恩。学校通过开展了“四个一”
活动即: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主题为“学会感恩他人,构建和谐校园”的板报比赛;感恩节举行一次主题为“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班会活动;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教师节让学生为教师献上一份祝福,建队节、儿童节组织“大手拉小手互助活动”等,让学生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感知老师教诲之恩,感知同伴帮助之恩,感知社会关爱之恩。
(3)自主管理教育。学校充分发挥留守儿童自主管理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他们自主规划,描绘人生理想,看到优势和不足,拟定成长计划。引导他们自我评价,通过各种方式,站在不同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目标计划进行对照,逐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为人师者一定要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尽力解决好留守儿童身心存在的问题,对他们严慈相济,让他们象其他儿童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幸福健康的成长。当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出力,笔耕文化推荐期刊,一起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本文编号:4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