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4:03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质能源 发展模式 梯度理论 超效率DEA


【摘要】:当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传统的石化能源面临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影响。因此,提高可再生资源的产量,将极大地解决能源供给不足和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生物质能源企业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要的新型企业,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探索和构建符合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特色的发展模式,以提供同行业企业选择一套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企业发展模式和生物质能源经济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发展模式为研究思路,论文以发展模式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梯度理论等为理论支撑。首先剖析了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即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整体发展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综合效益也逐步体现,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总结出了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在原料、资金、人才、技术、市场、行业等方面存在问题。其次,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影响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确立了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生物质能源企业三元梯度发展模式并提出不同模式的实现途径。即选择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生物质能源企业三元梯度发展模式:一元梯度(高梯度区),采用增长极策略;二元梯度(低梯度区),采用合作策略;三元梯度(特殊梯度区),采用合同管理策略。再次,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不同梯度相对应的保障措施。最后,选取大兴安岭富来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为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同时是对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构建的一次探索性研究,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解决部分职工再就业问题。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 发展模式 梯度理论 超效率DEA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1-18
  • 1.3.1 研究现状11-17
  • 1.3.2 评述17-18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8
  • 1.4.1 研究内容18
  • 1.4.2 研究方法18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18-20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0-26
  • 2.1 生物质能源相关概念20-21
  • 2.1.1 生物质能源相关内容20
  • 2.1.2 生物质能源产业链20-21
  • 2.2 发展模式相关内容21-23
  • 2.2.1 发展模式概述21-22
  • 2.2.2 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22
  • 2.2.3 企业发展模式四要素22-23
  • 2.3 梯度理论相关内容23-24
  • 2.3.1 梯度理论23
  • 2.3.2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23-24
  • 2.4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24-25
  • 2.4.1 合同能源管理内涵24
  • 2.4.2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3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6-39
  • 3.1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现状26-35
  • 3.1.1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概况26-31
  • 3.1.2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利用生物质能源现状31-35
  • 3.2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分析35-38
  • 3.2.1 原料方面35
  • 3.2.2 资金方面35-36
  • 3.2.3 人才方面36
  • 3.2.4 技术创新方面36-37
  • 3.2.5 市场方面37-38
  • 3.2.6 行业方面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4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39-52
  • 4.1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39-47
  • 4.1.1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39-41
  • 4.1.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41-47
  • 4.2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的确定47-49
  • 4.2.1 发展模式的实证结果与分析47-48
  • 4.2.2 发展模式的结论—梯度发展模式48-49
  • 4.3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49-51
  • 4.3.1 一元梯度发展模式49
  • 4.3.2 二元梯度发展模式49-50
  • 4.3.3 三元梯度发展模式50-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5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52-61
  • 5.1 一元梯度区发展的保障措施52-54
  • 5.1.1 政府层面52-53
  • 5.1.2 企业层面53-54
  • 5.2 二元梯度区发展的保障措施54-57
  • 5.2.1 政府层面54-56
  • 5.2.2 企业层面56-57
  • 5.3 三元梯度区发展的保障措施57-59
  • 5.3.1 政府层面57-58
  • 5.3.2 企业层面58-59
  • 5.4 本章小结59-61
  • 6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61-66
  • 6.1 大兴安岭富来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1-62
  • 6.1.1 公司简介61
  • 6.1.2 项目及产品概况61-62
  • 6.2 公司发展模式要素现状62-64
  • 6.2.1 人力要素现状62-63
  • 6.2.2 资金要素现状63
  • 6.2.3 政策要素现状63
  • 6.2.4 资源要素现状63-64
  • 6.2.5 技术要素现状64
  • 6.2.6 市场要素现状64
  • 6.3 大兴安岭富来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结64-66
  • 6.3.1 公司项目优势64-65
  • 6.3.2 公司发展模式的定位65-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新民;丁会;;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5年02期

2 杨艳华;汤庆飞;张立;郑仕鸿;;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应用现状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3 杝美恩;刘恩廷;陈鹏;;全球生物产业发展主要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5年01期

4 胡理乐;李亮;李俊生;;生物质能源的特点及其环境效应[J];能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5 张兵;张宁;李丹;徐超;;江苏省秸秆类农业生物质能源分布及其利用的效益[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6 赵振宇;闫红;令文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SWOT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2年01期

7 郑艳琳;李福利;刘芳;;山东省生物质能总量测算及其环境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8 王爱军;张燕;张小桃;黄明华;;生物质直燃和混燃发电环境效益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1年03期

9 杨力;王舒鸿;吴杰;;基于集成超效率DEA模型的煤炭企业生产效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年03期

10 冯伟;张利群;庞中伟;郭淑珍;;中国秸秆废弃焚烧与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与环境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101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01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