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仿真分析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优化
本文关键词:基于离散仿真分析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废旧家电产品 回收网络 报废量预测 离散仿真 评价指标
【摘要】:随着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家电产品的报废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其含有的电子元器件、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复合材料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的不断加剧。通过逆向物流控制模式将废旧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而构建合理的回收网络是保证回收过程取得经济及节能环保效益的前提,这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废旧家电产品回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回收体系不健全、废弃物处理方法不规范、特别是回收网络的构建缺乏科学、系统地规划,使得回收网络工作实施难、回收效率低、构建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过程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构建合理的回收网络并对其进行多目标评价是推动回收产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为了得到区域化回收网络的精确规划数据,本文首先对家电产品报废量及保有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各影响因素与报废量、保有量之间关联度较大的因素作为预测切入点,利用Gompertz模型及保有量系数法建立了废旧家电产品的保有量及报废量预测模型。为了保证预测结果准确性,对比分析了该预测结果与相关统计数据及其他研究方法获得的结果,通过检验证明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回收网络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其次,根据回收过程的逻辑结构,确定回收网络层级结构,充分考虑回收量的随机性及运输、存储及回收淡旺季波动对回收网络的影响,利用Arena离散仿真软件对多产品、多周期的废旧家电产品回收网络进行仿真建模,并以拆解率、回收覆盖率、库存能力、成本、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为优化参数,提出了系统性能、经济、能源及环境为指标的回收网络评价体系。最后,以安徽省为例,根据家电产品保有量及报废量预测结果,结合省内16个市5个片区共78个县及地区的经济、地理交通及实际回收情况,分别设计了不同的网络布局方案、拆解产能方案及运输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组合下的仿真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在保证较高拆解率前提下的系统性能-经济-能源-环境协同最优的优化方案,并为各地区回收网络规划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废旧家电产品 回收网络 报废量预测 离散仿真 评价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3.2;F426.6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5-16
- 1.2 国内外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研究现状16-19
- 1.2.1 废旧家电产品保有量及报废量预测研究16-17
- 1.2.2 回收网络体系规划与优化评估方法研究17-18
- 1.2.3 回收选址及城市试点研究18-19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9-22
- 1.3.1 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方法20
- 1.3.3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20-22
- 1.4 本章小结22-23
- 第二章 废旧家电产品回收网络设计基础23-32
- 2.1 回收物流网络设计相关理论23-28
- 2.1.1 回收物流的定义23-24
- 2.1.2 废旧家电的定义及分类24
- 2.1.3 废旧家电回收的一般特点24-25
- 2.1.4 废旧家电回收的相关政策25-28
- 2.2 系统仿真方法概述28-29
- 2.2.1 系统仿真技术定义及分类28
- 2.2.2 常用离散仿真技术及其优缺点28-29
- 2.3 基于Arena离散仿真软件的回收网络构建方法29-31
- 2.3.1 Arena软件简介29-30
- 2.3.2 Arena环境下的回收网络建模元素30
- 2.3.3 Arena对数据的处理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家用电器社会保有量及报废量预测32-41
- 3.1 影响因素与相关系数分析32-33
- 3.2 家用电器社会保有量预测模型33-35
- 3.3 家用电器报废总量预测模型35
- 3.4 结果检验与分析35-40
- 3.4.1 废旧家电产品社会保有量预测结果及检验35-40
- 3.4.2 废旧家电产品报废量预测结果及检验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基于离散仿真分析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设计41-55
- 4.1 回收网络构建的基本原则及网络构成41-43
- 4.1.1 基本原则41-42
- 4.1.2 回收网络构成与功能42-43
- 4.2 回收网络仿真模型设计43-49
- 4.2.1 仿真建模基本步骤43-44
- 4.2.2 建模需求分析与回收过程描述44-46
- 4.2.3 仿真模型设计46-49
- 4.3 评价指标体系49-54
- 4.3.1 系统性能指标49-50
- 4.3.2 经济性指标50-52
- 4.3.3 能源性指标52
- 4.3.4 环境性指标52-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案例分析55-70
- 5.1 理论报废量预测结果分析55-58
- 5.1.1 总量构成分析55-56
- 5.1.2 时间变化分析56-58
- 5.1.3 空间变化分析58
- 5.2 回收网络构建方案58-63
- 5.2.1 回收拆解现状58-61
- 5.2.2 回收网络布局方案61-63
- 5.2.3 回收网络运输方案63
- 5.3 模型优化与仿真63-69
- 5.3.1 模型输入与假设63-64
-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64-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0-72
-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70
- 6.2 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宁;赵庆祯;;可拆卸再制造产品的回收网络设计及优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赵晓煜;彭萍;;带有模糊参数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优化设计模型[J];工业工程;2007年03期
3 詹沙磊;高阳;;基于多周期回收网络的废旧品数量预测[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9期
4 田松江;王磊;马龙;吴汉舟;;基于费用流的废纸动态回收网络优化设计[J];物流科技;2011年01期
5 杨卫红;;基于保证金退还机制的零售商回收网络设计[J];中国市场;2008年23期
6 ;特种商贸业:打造浙江省“模范工程”[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2年12期
7 ;四川省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信息数据库[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10期
8 李刚;;礼品回收乱象:购物卡回收网络走红“珍贵藏品”成新宠[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3年02期
9 胡晓龙;王雪珍;;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保障机制[J];社会科学家;2009年02期
10 ;昆明立法规范“收破烂”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海燕;高阳;;基于模糊回收数量和质量的多目标废旧品回收网络设计[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雷莉;我市建成废品社区回收网络[N];重庆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骏;完善全市回收网络 纳入政府重大项目[N];解放日报;2013年
3 秦克江邋记者 吴巧君;打造社区和工业回收网络[N];天津日报;2008年
4 付德成;建立旧货回收网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鞍山日报 ;2005年
5 本报记者 谭逊;五大经营网络促进农民增收[N];宝鸡日报;2007年
6 张树忠;增资扩股 回收网络规模扩张[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记者 邱登科;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建设回收网络[N];民营经济报;2011年
8 闫洁;旧物回收不必走街串巷,点鼠标就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首席记者 吕红丽;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网络启动[N];盘锦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乃昊;架设金桥迎朝阳[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桐;基于逆向物流理论的扬州市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体系构建与资源化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2 薛雅琼;基于离散仿真分析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杨雪影;再制造产品回收网络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4 张雅X;家电产品保有量/报废量预测及回收网络规划[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齐桐萱;区域废旧家用电器回收网络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6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06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