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FDI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1999-2013年间FDI对我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首先,根据构建的工业生态效益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总体及各省区工业生态效益值。发现除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次年的工业生态效益有小幅下降外,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各省区态势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次,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加入WTO(2002年)和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2007年)为时间节点,分地区、分时间段实证检验FDI对我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中国加入WTO后,FDI在东部与中部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西部却无显著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西部投资环境、距离市场空间距离较长、生态环境薄弱、投资限制较多等因素,导致FDI在西部较少。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我国吸引外资时,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加环保、清洁的企业,提高工业生态效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对我国工业生态效益的提升效果不是很明显。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对工业生态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虽然并不发达,但国家有各类支援西部的计划,致使西部高素质劳动力有所增加。全国、东部、中部平均工资与工业生态效益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七大之后,对工业生态效益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各地区区位优势进行针对性的开放政策,而不是单纯的由于地理上的东中西依次进行分阶段的改革开放,针对不同的地区,可进行开放试点,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吸引外资,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社科类)“FDI异质性对我国生态效率影响的评估研究”(编号:BSY13049)
【分类号】:F832.6;F424.1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人民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由于我国发展的产业主要以钢铁、化工、汽车、造船、建材、机械为主,均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环境压力可见一斑。面临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单纯的污染治理,如在高污染天气实施的高排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7212.34亿元[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35期
2 乔润喜;张北;;黑河市城郊绿化的生态效益及其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1年06期
3 郭利华;赵义民;李立伟;万猛;朱红梅;;漯河市2010年度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与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4 严修鸿;;首都建设要贯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J];党校教学;1986年02期
5 梁树春;“生态效益”的内涵及其特征[J];生态学杂志;1989年01期
6 王恩玲;论林业生态建设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防护林科技;1998年01期
7 李刚;;城乡林地生态效益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8期
8 王小兵,邓南圣;面向未来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生态效益[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2期
9 彭长发;优先生态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 建设现代林业[J];湖南林业;2001年07期
10 ;港北区全面完成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J];广西林业;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治海;;发展经济与生态效益[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2 田云;张俊飚;;中国种植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性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净碳汇视角[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杨永忠;;当前我国发展农村城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恒;朱雪梅;邵继荣;;浅析如何提高矿区的生态效益[A];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丹;;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余新晓;;关于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7 贾玉山;格根图;张秀芬;田青松;赵学军;;毛乌素沙地生态效益型草产业发展思路探讨[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肖飒;;科学发展观与云南发展路径的选择——论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凤珍;;如何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探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钟华;孙保平;;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现状及展望[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根;生态效益比水产丰收更可喜[N];苏州日报;2012年
2 王强强;注重生态效益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客观需求[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3 记者 张仁军 于险峰;辽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达6000亿元[N];农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戈宝麻创造的生态效益[N];阿勒泰日报(汉);2013年
5 记者 卢志民;坚持生态效益最大化[N];湛江日报;2014年
6 记者 陈林;认真做好收尾验收总结 全力抓好运营监管 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N];西藏日报(汉);2014年
7 高峻;城市绿化要以生态效益为先[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8 朱殿勇;我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3172亿[N];河南日报;2007年
9 曹树林;河南为林业生态效益“定价”[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骆会欣;河南率先为林业生态效益定价[N];中国花卉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建如;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2 李红星;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张凯旋;上海环城林带群落生态学与生态效益及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冬冬;广西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D];广西大学;2015年
2 柯鹏;江西省生态优势评价及生态效益转化率测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于连家;山东退化山地不同造林模型投资效益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龚传洋;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估算[D];福州大学;2005年
5 张琪然;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孙瑜;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公益林生态效益三方主体会计体系的构建[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卢昭羿;基于遥感的黄土高原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唐骄萍;基于3S技术的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罗方玲;由LCC/LCA比率计量企业生态效益及其适用性评价[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10 栗辉;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生态效益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26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