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1 10:02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 出处:《企业经济》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北京 电子信息产业 制造业 价值链 产业集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


【摘要】:本文梳理分析了近10多年来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情况,总体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难以通过投资增加动力;设备制造与基础领域的技术创新需要大力突破;地理空间和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因此,本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推进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可采取以下四个举措:一是紧紧抓住价值链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二是紧紧抓住产业集群,实现全面突破;三是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突破;四要紧紧抓住"互联网+",实现创新突破。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cent 10 years of Beijing'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general,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in Beijing,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to the deep water area, it is difficult to increase the power through investm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needs to break through restri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y. Theref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an take the following four measures: one is to firmly grasp the value chain, to achieve major breakthroughs; two is to firmly grasp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breakthrough; three is to seize Beijing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breakthrough; four to seize the "Internet plus", to achiev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项目编号:15FJY004)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D20151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的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B15GL015)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021204);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电子政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041202)
【分类号】:F426.6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信息产业部门在统计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在上个世纪初,传统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并没有占据多大份量,但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上个世纪70年代,电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华;以信息整合为目标 优化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华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追求[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6期

2 ;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05期

3 ;中国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快速增长 运行态势良好[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17期

4 本刊记者;;第三届建设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召开[J];城市规划通讯;2002年06期

5 吴小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提升规模居世界第三[J];科技经济市场;2002年12期

6 天津市企业调查队课题组;杜瑾;陈新;刘群;刘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J];天津经济;2002年03期

7 王福洲;;关于我国高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3年12期

8 李晖;入世后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4期

9 朱春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系统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2期

10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努力为振兴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助力[J];安徽科技;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3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发挥优势 围绕中心 努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再作贡献[A];中国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8年

6 叶柏彰;;电子信息产品打造“绿色包装”势在必行——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即将出台[A];2004包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现现状与主要思路[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孙中伟;;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转移路径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吕金梅;;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董云庭;;改革开放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宝同 马继亮;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点燃工业强市新亮点[N];蚌埠日报;2007年

2 新华;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低开高走”[N];电子报;2007年

3 陈斯;我省电子信息产品首度打上环保标识[N];福建日报;2007年

4 王杰;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凸显四大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夏似飞;加快发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N];湖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江领;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启用环保准入证[N];商务时报;2007年

7 龚砚庆;电子信息产业又聘“智囊团”[N];河南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贾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尚待出台 加强核心技术 竞争力是重点[N];证券日报;2009年

9 ;专家学者畅谈建设电子强国[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刘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拓展市场空间[N];国际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忱忱;FDI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周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张希荣;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朱文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徐福曼;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曹洪亮;哈尔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孙慧玲;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9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359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