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契约显性激励与声誉隐性激励的比较研究——以建筑承包商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8 23:23

  本文关键词: 建筑承包商 委托-代理 契约 声誉 激励机制 出处:《工业工程与管理》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工程质量体现着建筑承包商对业主和社会的信誉与责任,由于承包商掌握更多在建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而业主和公众处于信息弱势的状态,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承包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业主的行为。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保障投资者经济利益和工程项目用户财产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建筑承包商作为代理人,在与委托人签订契约的显性激励与市场声誉的隐性激励下的效用函数,得到有效激励实现的条件和提高激励效应的途径,指出声誉的隐性激励与契约的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作用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对如何有效地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下建筑承包商的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reflects the reput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to the employer and the society. Because the contractor ha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ject under construction, the owner and the public are in a weak stat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y lead the contractor to act against the owner in pursuit of his own interest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nd the safety of property and life of project users.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game theory, the relevant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ors as agent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utility function under the explicit incentive of signing the contract with the client and the implicit incentive of the market reputation obtains the condition of effective incentive realization and the way to improve the incentive effe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ational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mplicit incentive of reputation and the dominant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ntrac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effectively establish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under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GL023)
【分类号】:F42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秀东;郑琪;王基铭;;考虑承包商风险偏好的工程项目成本酬金合同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年01期

2 洪巍;;大型工程业主与承包商基于质量的利益激励机制设计[J];建筑经济;2013年05期

3 黄学军;;声誉对建筑承包商的隐性激励作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力;黄梦莹;马美双;;契约显性激励与声誉隐性激励的比较研究——以建筑承包商为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6年02期

2 夏浩;张力菠;;双向激励下建设工程质量优化的计算实验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年05期

3 杨益晟;乌云娜;;大型复杂项目质量链视角下参建方博弈研究[J];建筑经济;2015年01期

4 高艳子;秦江涛;;基于人才质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商贸;2014年29期

5 李仁远;孙绍荣;;双重委托代理下工程质量验收奖惩机制研究——基于保障性住房“5+1+1”工程质量验收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25期

6 马志峰;;水电开发项目业主对承包商的激励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0年01期

7 严玲;赵华;;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人激励机制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1期

8 梁永宽;;国内项目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综述[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年09期

9 任玉珑;杨云莹;陆位忠;;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承包商行为分析及规范对策[J];工业工程;200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本勇;陈旭;;考虑努力水平和决策风险偏好的供应链期权销量担保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文艳芳;苏三庆;董晓宁;;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系统的权衡与控制分析[J];建筑经济;2009年11期

3 张征争;黄登仕;;不同风险偏好的过度自信代理人薪酬合同设计[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4 袁永博;阮宏博;王星凯;;基于遗传算法的项目工期成本质量综合优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5 董志强;严太华;;监察合谋:惩罚、激励与合谋防范[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6 陈建华;马士华;;基于工期协调的项目公司与承包商收益激励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7 杨耀红;汪应洛;王能民;;工程项目工期成本质量模糊均衡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8 汪应洛,杨耀红;多合同的激励优化与最优工期确定[J];预测;2005年02期

9 王艳;黄学军;王浣尘;;工程质量监控的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05期

10 王孟钧,王艳;建筑市场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连法;顾昌全;;基于DANP-FVIKOR方法的绿色建筑承包商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年18期

2 ;新闻[J];建筑机械;2009年20期

3 任志恒;陈德义;;建筑承包商挂靠合法化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9期

4 彭艳;;建筑承包商风险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邹心勇;李忠富;王利;;中国大型建筑承包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迁:1996~2005年实证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6 赵雅文;美国施工总承包协会简介[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邵杨;唐国跃;;中外建筑承包商国际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建筑;2012年03期

8 曹丹阳;卢毅;;建筑承包商对业主的信用评价[J];求索;2007年03期

9 张琰;;《建筑承包商实用会计和成本核算》评介[J];建筑经济;1987年06期

10 门立学;;浅析建筑承包商的风险[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仁堂;;饰演魏宝财的一点体会[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牌建筑承包商地产市场“演练”忙[N];建筑时报;2006年

2 ;江苏一建跻身“中国建筑承包商60强”第16强[N];新华日报;2008年

3 埃商;埃及水泥价格暴跌[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4 袁飞;宏观调控连锁反应中国建筑承包商目光向外[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李瞧;正信光伏获英400兆瓦电站合作协议[N];中国工业报;2014年

6 记者 周效政;印度严查豆腐渣工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西安苏展建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荣根;谢荣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钟园 王伟民;中国企业淘金中东地产[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记者 李芳芳;中国建筑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主力阵容大检阅[N];建筑时报;2007年

10 记者 曹莉;欢迎中国企业参与巴西工程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莉;建筑承包商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黄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建筑承包商国际化升级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陈砚祥;建筑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张燕;我国建筑承包商国际核心竞争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朱丽娟;我国建筑承包商在BOQs计价模式改革中的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杨宾;建筑承包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基础工作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肖磊;建筑承包商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49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