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行业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指数分解
本文选题:能源消费强度 + LMDI分解法 ; 参考:《调研世界》2016年04期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三次经济普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行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法与完全分解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将能源消费强度分解为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率因素逐渐超越结构因素成为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主要因素,以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效率因素的提高,对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发挥积极作用;工业部门对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最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n the third Economic Survey of China and the Yearbook of Energy Statistic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y differences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makes use of the LMDI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the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etho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s divided into structural effect and efficiency effect from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fficiency factor gradually surpasses the structural factor to become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the efficiency factor represented by the energy technology is improved. The industrial sector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post industry plays a more and more obvious role in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国务院第三次经济普查办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地区差异与行业差异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B24)
【分类号】:F4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伟;韩增林;;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时空差异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年03期
2 齐绍洲;云波;李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机理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3 徐铭辰;王安建;陈其慎;杜雪明;;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J];地球学报;2010年05期
4 籍艳丽;;金砖五国能源消费强度及其收敛的原因探析——基于与欧美等发达八国的比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张晓平;;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8年06期
6 张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特征分析及分解[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齐绍洲;李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收敛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8 张晓平;孙磊;;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分解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9期
9 刘静华;贾仁安;涂国平;;1995年至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10 吴德彪;杨松;宁自军;;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齐绍洲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李锴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强度呈U型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邹春蕾;顶层设计对环境治理的呼与应[N];中国电力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郎春雷;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绍丽;新疆能源消费强度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李倩;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陈晓婕;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收敛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将;我国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张佳宁;基于能源强度和总量控制的河北省工业能源消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宋笑笑;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差异的收敛性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芳;基于低碳发展理念的浙江省能源消费特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赵焕瑶;基于截面相关的区域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崔砚宏;工业能源消费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10 周芸;广东省FDI对能源消费强度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6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78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