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
本文选题:中国制造 + 创新驱动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9期
【摘要】:"中国制造"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确立表明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在新阶段的新定位,这对原有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需要进行法律制度创新予以保障与支持。美国和德国关于保障和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法律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构建中国的制造业创新驱动法律保障体系,应该在坚持"绿色创新优先"和"高端产业与基础产业并举"原则下,创设和重构相应法律制度。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mode of "made in China" indicates the new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stage, which challenges the original relevant legal system and needs to be protected and 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legal guarantee system driven by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 China,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re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system under the principle of "green innovation first" and "high-end industry and basic industry developing simultaneousl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师范学院;
【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15B073)
【分类号】:D922.29;F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承钧;;捍卫“中国制造”[J];政府法制;2007年21期
2 邦尼;;一场没有“中国制造”的试验[J];政府法制;2008年06期
3 王吉万;;谁是毁灭“中国制造”的祸首[J];法人杂志;2010年01期
4 尹鸿伟;;中国制造,家门口的危与机[J];南风窗;2010年05期
5 董关鹏;车耳;金正昆;曲星;;中国制造的国际公关[J];世界知识;2010年01期
6 叶晓东;;试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J];大连干部学刊;2010年02期
7 黄智芳;;从“中国制造”浅谈中国国家广告[J];传媒观察;2010年04期
8 唐钧;;中国制造:能否制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J];学习月刊;2010年21期
9 剧锦文;;“中国制造”:中国的,世界的[J];领导文萃;2010年16期
10 吴汉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法制资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蕾;;“中国制造”的“三技一教”软肋[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震;;中国制造行业的企业如何能更好地“走出去”[A];2012年陕西企业“走出去”征文活动文集[C];2012年
3 高洁;朱迦迪;徐凯;;从破解反公地体制寻求“中国制造”竞争优势新源泉——兼论“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4 张静中;;中国制造在美国遭遇的危机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孔庆勤;颜琳;;“携手中国制造”广告效果评估[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杨万豪;;中国制造需要重拾“匠人精神”[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7 王瑞娟;刘春芝;;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SWTO分析及战略组合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戴定一;;从“中国制造”看中国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 梁昭贤;中国制造的民族性和世界性[N];中国民航报;2005年
2 黄海峰 牛源;“中国制造”中的经济安全和社会责任[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中国制造”80余种产品类产量世界第一[N];经济日报;2002年
4 万建民;“中国制造”呼唤“中国信用”[N];经济日报;2003年
5 记者 沈衍琪;“非中国制造”商标引发法律争议[N];北京日报;2006年
6 赵艳红;让“非中国制造”没有市场[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7 葛云;好家伙 中国制造[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袁启华 相晓东;“非中国制造”:负效应的警示[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樊艳兵;“中国制造”让美国人欲罢不能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胡立彪;捍卫并优化“中国制造”[N];中国质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小洲;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彩霞;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的建构与风险应对[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捷;公共关系提升“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的策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陈美玉(CHAN MAY YOKE);马来西亚90后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购买意向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3 林云姣;《纽约时报》中“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媒体话语演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回志明;西方媒体视野里的“中国梦”和“中国制造”[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5 陈志军;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缝隙中的“山寨”背景[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6 刘盾;面向“中国创造”的中国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艺琼;DVAE方法的应用及其对“中国制造”国内成分的还原[D];山东大学;2013年
8 郑升财;剖析中国制造对拉丁美洲制造业发展的竞争威胁[D];山东大学;2012年
9 罗纳;喀麦隆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态度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洪磊;中印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84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