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16-11-22 22:06

  本文关键词: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第 !" 卷第 # 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 ’ ’ ’ ’ ’ ’ ’ !$$% 年 & 月 ()*+,-. )/ 01-),1,2 3)+4-. 5,167+819:( 3-9*+-. ;<17,<7 =>191),) ’ ’ 文章编号: B$$$CB"#D ( !$$% ) $#C$!EDC$#

?).@ !"’ 3)@ # ;7A@ ’ !$$%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杨俊卿B , ’ 于丽贤!
!

( B@ 大连兴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BBF$BB ; !@ 大连大港中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BBF$BB )

摘’ 要: 激发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管理者永恒的主题@ 在讨论激励理论的产生与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关系
的基础上, 对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缺陷, 以及双因素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等问题进行研 究@

关键词: 赫兹伯格; 双因素理论; 激励;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 ; H&#C$F’ ’ ’ 文献标识码: I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以物质资本的投入为核心, 其意味着谁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本, 谁就会取得更 “ 经济增长之谜”: 遭受战争重创的日本在短短的 大的竞争优势@ 但这似乎不能回答一系列与之相悖的 #$ 年的时间里经济迅速恢复, 完成了英美等国花了上百年才得以完成的工业化进程; 亚州 “ 四小龙” 在 国内经济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比尔?盖茨、 戴尔从个人手工装配 JH 起家,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连老牌行业劲旅 KLM 也难以望其项背的 JH 业巨头……这些一切无不在告 诉我们,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中, 物质资本不是万能的、 绝对的@ 德鲁克认为, 企业的资源可以分 为 # 类即物质资本、 人力和时间, 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 — —人@ 这是因为, 企业的各种物质资本都是静 态的, 只有与人力资本结合才能产生效益, 只有人力资本才能确定货币资本的投向、 技术资本的开发和 激发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就成了管理者的永恒的主 应用以及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运转@ 因此, 激励理论特别是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 G+7>7+1<N O7+PQ7+2 ) 的双因素理论的发展为我们 题@ 在这方面,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对我们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B’ 激励理论与行为科学学派
管理从 B& 世纪末开始形成一门科学, 期间经历了以泰勒和法约尔为代表的古典的管理思想、 梅奥 和巴纳德为代表的中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管理学派尤其 是作为其分支学派的行为科学学派开始兴起@ 该学派的观点是搞好一个企业,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经 济效益, 最重要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在心理学中, “ 激励” 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通过激励, 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 响下, 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 将 “ 激励” 这一概念应用于管理, 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 和创造性@ 调动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各项措施和手段, 按其实质来说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 激励手段— — —管理学的五大职能之一@ 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的模式是: 需要引起动机, 动机引起行 为, 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激励过程, 就是要处理好 # 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 即 # 者之间的关系 @ 刺激变量是指对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 其 刺激变量、 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中包括可以变化与控制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刺激@ 机体变量是指有机体对反应有影响的特性, 如被试者 本身的性格、 动机、 内驱力强度等;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 “ 需要” 和 “ 动机” 是属于机体变量, 行为属于反应变量, 外界的目标实际上是刺激变量@ 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 实 质上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 ( 需要、 动机) 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 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 当 马斯洛 ( I ? M-8.)R ) 的层 目标达到之后, 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 如此周而往复、 延续不断@ 从本质上讲,
收稿日期: !$$%C$FC#$ ! 作者简介: 杨俊卿 ( B&F!C ) , 女, 辽宁铁岭人, 大连兴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经济师@

万方数据  

$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第 !% 卷

次需要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是建立在需要、 动机、 行为和目标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 双因素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 & "# 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 ’(## 年在其代表作 《 工作 与人性》 一书中提出来的& 赫兹伯格认为,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 同的,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 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 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 工 作本身具有挑战性、 负有较大的责任、 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这类因素如果不理想, 也能引起职工的 满意, 但对工作的影响不是很大; 这类因素若得到改善, 职工就会很满意, 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 率, )*+,-*+. 把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同时, 他认为使人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是由环境、 条件等外部 因素引起的, 包括公司政策、 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 工作条件、 人际关系、 地位、 安全与生活条件……这类 因素若解决得不好, 职工得不到基本满足, 就会很不满意; 但是即使是这些因素改善了, 也仅能消除职工 的不满、 怠工和对抗, 并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 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 把这类因素 & 称为保健因素 ( 见附表)
附表$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 环境) 金钱 监督 地位 安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行动 人际关系 激励因素 ( 工作本身) 工作本身 赏识 进步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附图$ 传统观点 ( /) 与赫兹伯格观点 ( -) 的比较

)*+,-*+. 认为, 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满意的对立面应当是没有满意, 不满意的 对立面应当是没有不满意& 这样, 双因素理论将职工的态度分为 0 种— — —满意与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 导致工作满意感与不 与不满意, 激励因素影响前一状态, 而保健因素则对后两种态度起作用& 也就是说, 满意感的因素是彼此独立的& 因此在管理中应当正确识别与区分这两种因素, 为员工提供适度的保健因 素以防止出现工作不满意感, 同时通过激励因素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 1 ? 2/3456 ) 的层次需要论是兼容并蓄的, 马斯洛 认为人类都是有需要的, 其未满足的需要产生他们工作的动机, 也是激励他们工作的因素, 由低到高分 为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 7 个层次& 只不过马斯洛的理论是针对需要和动机而言的, 而赫兹伯 格的理论是针对这些需要的目标和诱因而言的 ( 见附图) & ! & !# 双因素理论的缺陷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虽然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但也由人对它提出了批评, 这些主要是: (’ ) 赫兹伯格的样本只有 !89 人, 数量明显不够, 而且对象是工程师、 会计师, 他们在工资、 安全、 工 作条件等方面都比较好, 所以这些因素对他们自然不会起激励作用, 但很难代表一般职工的情况; (! ) 赫兹伯格在调查时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职工自己的努力, 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的条件, 同 时, 赫兹伯格也没有使用 “ 满意尺度” 这一概念; (9 ) 赫兹伯格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由必然的联系, 而实际上满意并不等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0 ) 赫兹伯格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有欠妥当, 实际上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外部因素与 内部因素都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7 ) 现代企业是由 0 种经济主体所组成的, 即股东、 经营者、 管理者和普通员工, 这 0 种经济主体都 有自己的目标, 并且都有各自的可控因素和激励因素, 从实施的范围层次分析, 始终存在着所有者对经 万   方数据 营者、 经营者对管理者和管理者对员工的约束与激励, 而这些并不是双因素理论都能涵盖的&

第! 期

杨俊卿等: "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 #$%

! & "# 双因素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 要提高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得注意保健因素, 以消 (’) 除职工的不满、 怠工和对抗, 但保健因素并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 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所 企业如果只考虑到保健因素而 以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因此, 没有充分利用激励因素, 就只能使职工感到没有不满意却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 则企业就很难创造 一流的业绩& (#)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欲使奖金成为激励因素, 必须使奖金与职工的工作绩效相联系& 如果采取 不讲部门和职工绩效的平均主义 “ 大锅饭” 做法, 奖金就会变成保健因素, 奖金发得再多也难以起到激 如果长期为一个人所占有, 又没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 该职工的惰性就 励的作用& 对某一个岗位而言, 应设置竞争性的岗位, 并把 会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 工作质量随之下降& 企业为了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 竞争机制贯穿到工作过程的始终& (!) 双因素理论是在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提出的, 与我国的国情不尽相同, 因而, 在企业管理 中, 哪些是保健因素, 哪些应属于激励因素也不一样的, 企业的管理者在对职工进行激励时, 必须要考虑 到这种文化差异, 因地制宜, 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 (( ) 双因素理论诞生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美国, 而在当前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企业里, 工资和奖金并不仅仅是保健因素, 工资和奖金的多少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如果运 企业应该建立灵活的工资、 奖金制度, 防止僵化和一成不变, 用得当, 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 因此, 在工资、 奖金分配制度改革中既注重公平又体现差别& ()) 激励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 被认为是 “ 最伟大的管理原理” & 就组织工作而言, 对职工激励至 关重要, 但对职工进行激励的时候必须注重多种激励方式的综合运用, 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 合理而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是企业激励职工、 留住人才的基本方 的起来& 物质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 略& 同时, 企业更要注重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 学习型组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精神激励模式: 通过 培养员工自我超越的能力, 打破旧的思维限制, 创造出更适合组织发展的新的心智模式, 在这种更为开 阔的思维中发展自我, 并朝着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共同愿景努力& 参考文献:
[’] " 徐国华, 张德, 赵平& 管理学 [ *]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 宋承先& 现代西方经济学 [ *]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 " 宋宏& 关于 “ 学习型组织” 的探讨 [ .] & 经济师, #++! ()) : ’),#+& [(] " 彼德?圣吉& 第五项修炼 [ *] & 郭进隆&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 %,)-& [)] " 魏杰& 企业前沿问题 [ *] &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 /,%/& [/] " 唐要家, 唐春晖&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谜 [ .] & 经济管理, #+++ (-) : )%,)$&

$%&’()&’%* )*+ ,*&-./.’0- $)*)1-2-*& 3)0-+ %* 4%567)8&%. 49-%.:
!"#$ %&’()*’+ ’ , " !, -*(.*/’#
( ’& 012314 534678 98:;3<38= >?@23A BAAC?4;14;D 9C& 2;=, 012314 ’’/+’’ ,97341 ; #& 012314 016146 97341 E73FF346 9C4;1348: G8:H3412 9C& I;=, 012314 ’’/+’’ ,97341)

!"#$%&’$: J; 3D 14 8K8:21D;346 ;CF3A <C: ;78 H14168:D ;C D;3H?21;8 F8CF28’ D K36C:,1A;3K848DD 14= A:81;3K3;L& J4 2367; C< ;78 :821;3C4D @8;M884 ;78 8N3D;84A8 C< D;3H?21;346 ;78C:L 14= ;78 =8K82CFH84; C< @871K3C:3DH ,;73D ;78, D3D 34;84=D ;C D;?=L ;78 AC44C;1;3C4,M81O48DD C< ;78 ;MC,<1A;C: ;78C:L @L BH8:3A14 FDLA7C2C63D; P8:Q@8:6 ,1; ;78 D1H8 ;3H8 3; 12DC D;?=38D ;78 842367;84H84; ;C ;78 AC4;8HFC:1:L H14168H84; A1?D8= @L ;MC,<1A;C: ;78C:L& ()* +,%-#: P8:D@8:6;;MC,<1A;C: ;78C:L;D;3H?21;8;84;8:F:3D8 H14168H84;
万方数据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杨俊卿, 于丽贤 杨俊卿(大连兴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11), 于丽贤(大连大港中海集 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1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4,27(3) 10次

参考文献(6条) 1.徐国华.张德.赵平 管理学 2002 2.宋承先 现代西方经济学 1997 3.宋宏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3(05) 4.彼德·圣吉.郭进隆 第五项修炼 2003 5.魏杰 企业前沿问题 2001 6.唐要家.唐春晖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谜 2000(0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项颖.蒯鹏州.XIANG Ying.KUAI Peng-zhou 双因素理论的普适性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5)
在分析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以重庆市都市区劳动力就业市场为例,将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以及"自我"引入赫兹伯格关于工 作的概念体系中,阐述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普适性,对重庆市劳动力市场现象进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论述在运用双因素理论实施激励时应注意的 一些事项.

2.学位论文 陈晋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个案 2008
近年来,如何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成了我国公务员激励研究的重点,而对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则是其中基础性的新课题。目前 ,有关方面的专业研究不多且不深入,本文运用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以量化分析为工具,对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进行探索。在对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及其研究现状,双因素理论及其应用,公务员激励的前提与特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公务员为主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 访谈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公务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中等偏高。导致公务员工作最满意的因素是同事间关系,导致公务员工作最不满意的因素是工资。 (2)导致公务员满意和不满意因素较赫兹伯格的划分有所不同。使公务员感到满意的因素按满意程度的高低依次为:同事间关系、安全、与上 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认可和赞赏、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工作职责、个人生活、成就、工作本身、政策与管理。使公务员感到不满意的因素 按不满意程度的高低依次为工资、晋升、考核和监督、职业发展。 (3)公务员的满意感既受到激励因素又受到保健因素的影响。公务员的不满意感则主要受到保健因素的影响。 (4)使女性公务员感到满意的因素要明显多于男性公务员,但是两者总体上差异不显著。 (5)使已婚公务员的感到满意的因素要远远多于未婚公务员,但是两者总体上差异不显著。 (6)在总体水平上,随着公务员年龄的增大,,其工作满意度总体均值呈“N”型,且各年龄层差异显著。 (7)在总体水平上,随着公务员在政府机关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工作满意度总体均值不断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8)从职务级别看,中层干部相对总体满意度较高,且不管是总体满意度,还是在各个因素上,各职务层级公务员对工作满意度选择的差异显 著。 (9)从学历看,本科学历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较高。但与其他学历公务员比较,差别不显著。 (10)从职务类别看,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呈“U"型,且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总体均值低于总体中间 值48,经检验,不同职务类别公务员对工作满意度的感受差别显著。通过以上结果,说明将双因素理论应用于公务员管理有一定的普适性,同时由 于国情和体制原因,也存在一些特殊性。为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文提出两方面对策,即减少导致公务员不满意的保健因素、发挥导致公 务员满意的激励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3.期刊论文 周澜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分析 -生产力研究2010,""(5)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于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以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视角从 考核激励、工资制度等多个维度,分析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的路径,以期对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公务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期刊论文 王立海.任增杰.WANG-Lihai.REN-Zengjie 浅谈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 商业经济2008,""(2)
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不断追求的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对于企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应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激励手段,设定合理的目标,建 立长期的激励措施,结合企业实际,实施精社激励,从而促使企业员工发挥更大的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5.期刊论文 刘瑞安.王会琴.杜降雪.贾素格 双因素理论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观察效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7(10)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有关激发职工积极性的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简称双因素理论.他认为造成职工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将其称为保健因素;而另一类因素则是能满足个 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工作责任心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使职工感到真正的满意,称其为激励因素.

6.期刊论文 高桦 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看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师资建设 -科教导刊2009,""(25)

本文利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建设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师资的几点策略,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师资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学位论文 吕晶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大型体育活动住宿服务研究——以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运动员村住宿 服务为例 2009
大型体育活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活动项目的质量和活动期间主办地提供的设备设施和服务的质量。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运动员生 理和心理的适应性调节,对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和竞技水平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本研究以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将其与 服务理论中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理论相结合,然后分别对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进行分析,结合大型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对这两种服务方 式能否使运动员满意分别进行研究,并以刚刚结束的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运动员村住宿服务为案例进行更加生动、具体的解释,最后得出标 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在大型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在文章的结尾,还指出了研究的局限。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首先,对双因素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出住宿服务 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然后,结合大型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对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进行比较,目的是得出标准化服务和个 性化服务与运动员满意度的关系。最后运用案例进行解释。对于提高住宿服务水平,促进活动的成功,进而实现主办地的预期收益具有积极意义。

8.期刊论文 巫烈光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筑养路机械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西部科技2005,""(12)
本文简略介绍了筑养路机械管理的特点,简述了双因素理论在筑养机械管理中的应用,并且应把对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应把内在激励放在外在 激励之上.

9.期刊论文 陈柯.CHEN Ke 高校青年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探讨——基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 -陕西行 政学院学报2010,24(1)
高校管理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方面,青年管理干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对于高校 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青年管理干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要求,既要保证保健因素的基础性作用,更要 拓展激励因素的内涵,不断激发青年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

10.学位论文 黄河湍 医院管理中双因素问题分析 2005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他把那些能够消除 人们在工作中的不满意但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被许多企业和组织用于对员工的激励,实际上,一个企业或者组织,也和个人有相似之处,它同样存在着许多保健因素 和激励因素,在企业和组织的生存、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医院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医院的管理和企业管理有共同之处,在医院管理的许多问题中,同样存在“双因素”关系,一些因素是基础性 和前提性的,不具备这些因素,医院就会丧失生存的资格和机会,但有了这些因素和能力,并不等于能够出类拔萃,这就是保健因素;还有一些因 素则是激励因素,做得好可以让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缺乏这些因素医院可能就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本文利用双因素理论对医院的核心能力与一般能力、医院基础管理与战略管理、医疗质量与医院市场营销、医院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 影响力、医院硬件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等关系进行了分析、判断和剖析,揭示这些管理问题的内在联系,可以为政府行政部门和医院的领导者提供 有益的决策参考,纠正当前在医院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错误认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证文献(10条) 1.李文英 基于效用的西方激励理论的再认识[期刊论文]-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 2.杨正中.胡敏 粮食加工企业的员工激励问题[期刊论文]-现代面粉工业 2009(1) 3.聂晶 浅析动态薪酬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期刊论文]-梧州学院学报 2007(5) 4.张邦辉.彭洪洋 双因素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23) 5.高杰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激励与企业管理[期刊论文]-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6.关伟 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误区及其完善[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7.王琳 辽宁省民营企业员工离职问题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8.贾立胜 物业公司员工双激励体系构建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5(35) 9.王君 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及相应对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0.那琳 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心理支撑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东莞理工学院(dglgxy),授权号:85e4b506-7bbf-432f-b46d-9df600ec4712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9日



  本文关键词: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86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