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的长期表现及其全球比较:1850—2012年——以增加值核算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5-16 05:59
本文选题:中国 + 工业化 ; 参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01期
【摘要】:本文运用国民收入账户体系的部门核算法,结合当今联合国与世界各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1850—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增加值数列,尝试修正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布洛赫(Paul Bairoch)提出的世界工业分布模式。
[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system of National income (SNA) sectoral accounting method and combining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industrial value-added series of major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is established from 1850 to 2012.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ise the worl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model proposed by the French scholar Paul Bairoch in the 1980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工厂制度与劳资关系研究”(批准号:14AZD108)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德信,郑桂环,汪寿阳;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从国民收入账户分析中国的贸易平衡[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2 徐玉凤;;关于腐败现象的核算分析[J];经济经纬;2007年05期
3 罗杰·特劳伯;章建刚;;传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当中的艺术问题[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02期
4 吴学安;;绿色GDP挤出政绩水分[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年04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1895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89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