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5-22 16:41

  本文选题:流通成本 + 市场分割 ; 参考:《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06期


【摘要】:在空间经济学中,流通成本与制造业空间集聚是学界热门议题,一系列与区域贸易和政府决策相关的关系成为流通理论关注的热点。现有理论或实证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流通经济现象,为考察流通产业提供了微观建模思想。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融合双边市场理论和中心—外围模型,利用1996—2014年数据,通过模拟法分析流通成本变动影响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基于面板回归和空间计量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省域间流通成本差距正在不断拉大,流通成本指数和空间溢出指标在控制了物价变量与运输条件变量后对地区制造业集聚仍然保持正影响,地区流通成本与工业集聚水平为倒U型关系。这充分说明,贸易环境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加之产业再分工、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严重阻碍了市场一体化进程。因此,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更好地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加流通服务业投资,促进流通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一要政府转变观念,提高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二要提高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发展;三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四要引导与促进产业间融合,提高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
[Abstract]:In spatial economics, circulation cost and manufacturi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are hot topics in academic circles. A series of relations related to regional trade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circulation theory.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or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circulation economy from the micro point of view, which provides the microscopic modeling idea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bilateral market theory and the center-periphery model, using the data from 1996 to 2014,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circulation cost on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panel regression and spatial measurement methods, we find that the gap of circulation cost between provinces is widening. The index of circulation cost and the index of spatial spillover st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gional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after controlling the price variable and the transport condition variable.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 cost and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are inversely U-shaped. This fully shows that the trade enviro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e hav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industrial re-division of labor,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other factors. Seriously hindered the process of market integra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reg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irculation servic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crease investment in circulation servi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normal economy, Fir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hange its concep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irculation service industry; second, it should rais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l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rd, it should formulate reasonable industrial policies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urth, it should guide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 Improve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研究”(41171099)
【分类号】:F724;F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明英;王永章;;浅析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启明;百亿元托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J];电子商务世界;2002年09期

3 周喜安;大力培育和振兴我国制造业[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4 于平;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3年09期

5 俞国生;做好上海制造业的战略升级调研工作[J];上海工业;2003年04期

6 王战 ,王成焘 ,郭重庆 ,姚振强;专家学者谈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J];上海工业;2003年05期

7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J];机电工程;2003年02期

8 舒萍;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产业再造的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魏强,魏星,李全兴;北京制造业科技综合能力评价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许晓雄;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刘海燕;;振兴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茜;;四川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量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阎质杰;徐敏捷;陈岩;;要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晓芳;;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奥运景气后经济新的增长点[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6 王守信;韩丹;;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胡昱;;基于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机理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刘倩;杜庆治;杨秋萍;;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荣宏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刁绍长;张春英;房延辉;李方喜;李怀东;陈第尊;李国诗;刘士凯;张军;薛巍;;关于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对策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仲良 赵弘;北京制造业要占据产业链高端[N];北京日报;2004年

2 主持人:本报记者 沈耘;亡羊补牢犹未晚 振兴装备制造业正逢时[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李寿生(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新世纪我国制造业之路将如何铺设[N];中国企业报;2001年

4 主持人:冷德熙;关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问题与对策[N];科技日报;2003年

5 丛笙 董筱宇;甘肃广州提出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刘恩良;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振兴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初霞;整合资源合理规划装备制造业布局[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郭重庆(作者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制造业能级提升的契机[N];机电商报;2006年

9 市委政研室课题组;着力培育特色装备制造业[N];酒泉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唐成选;我省绘就“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蓝图[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经济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戚宇;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D];东北大学;2013年

3 崔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牛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邓泽林;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马超;我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增欣;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涛;新工业革命对湖北制造业的升级影响与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金和林;延边州和韩国部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带动作用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王武凤;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美、日、德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陈阳;基于双重特征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顾加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度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杨雪;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7 李琪;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益锋;汇率变化对中德制造业出的影响: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王媛媛;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玉莹;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2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922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