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淮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5 09:39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而这场革命对全球制造业发展影响至深且巨。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等战略的提出,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信息化将有可能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新的方向。十八大中"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改造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成为当下"两化融合"最新的注脚。淮安处于工业化中期,人力、环境等成本优势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极为迫切,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企业,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一道现实的考题。论文主要从研究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发展历程及趋势入手,深刻分析淮安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通过构建符合地区实际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评价体系,把脉信息化发展症结和未来发展方向,努力探索出通过信息化改造提升淮安制造业企业经济质效水平的新路径。本文共分三个层次。一是理论层。以信息化基本理论为出发点,综述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现状,阐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基本涵义、主要特征、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和实现途径,为下一步的具体研究分析强化理论支撑。二是战略层。深入研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演进的规律,并综合分析淮安地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总结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工作,以及当前淮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取得的一些进展。三是实践层。在之前总结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淮安制造业实际,建立起淮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力求能够更加科学和精确反映出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发展趋势,形成地区制造业企业综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淮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改造提升的对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ds to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trategy of "re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ustry 4.0" in Germany has made people realize clearly that informatization will becom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rocesses" in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has provided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made in China 2025" has been put forward again in the "2015 Government work report", which has become the latest footnote of the current "Two-Dimensional Integration". Huai'an is in the middle of industrialization, manpower, environment and other cost advantages are not availabl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very urgent.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is a realistic examination question. 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rend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 Huai'an area, and establishes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uai'a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informatization transform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crux of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One is the theoretical level. Taking the basic theory of informatiz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t home and abroad, clarifies the basic meaning, main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system and realizing way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second is the strategic level.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and synthetical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in Huai'an area, summarizes the basic ideas and key work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carrying out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current Huaia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has made some progress. Third, the practice layer.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summarized before,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Hua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of Hua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deep-seated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form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informa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Huai'an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7;F27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明英;王永章;;浅析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启明;百亿元托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J];电子商务世界;2002年09期

3 周喜安;大力培育和振兴我国制造业[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4 于平;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3年09期

5 俞国生;做好上海制造业的战略升级调研工作[J];上海工业;2003年04期

6 王战 ,王成焘 ,郭重庆 ,姚振强;专家学者谈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J];上海工业;2003年05期

7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J];机电工程;2003年02期

8 舒萍;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产业再造的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魏强,魏星,李全兴;北京制造业科技综合能力评价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许晓雄;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刘海燕;;振兴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茜;;四川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量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阎质杰;徐敏捷;陈岩;;要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晓芳;;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奥运景气后经济新的增长点[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6 王守信;韩丹;;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胡昱;;基于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机理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刘倩;杜庆治;杨秋萍;;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荣宏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刁绍长;张春英;房延辉;李方喜;李怀东;陈第尊;李国诗;刘士凯;张军;薛巍;;关于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对策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仲良 赵弘;北京制造业要占据产业链高端[N];北京日报;2004年

2 主持人:本报记者 沈耘;亡羊补牢犹未晚 振兴装备制造业正逢时[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李寿生(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新世纪我国制造业之路将如何铺设[N];中国企业报;2001年

4 主持人:冷德熙;关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问题与对策[N];科技日报;2003年

5 丛笙 董筱宇;甘肃广州提出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刘恩良;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振兴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初霞;整合资源合理规划装备制造业布局[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郭重庆(作者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制造业能级提升的契机[N];机电商报;2006年

9 市委政研室课题组;着力培育特色装备制造业[N];酒泉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唐成选;我省绘就“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蓝图[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经济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戚宇;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D];东北大学;2013年

3 张侃;基于金融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慧燕;中国制造业工序分工地位提升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5 刘相锋;环境与资源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李森;辽宁省制造业循环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于娇;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汉杰;东北地区制造业升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崔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牛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涛;新工业革命对湖北制造业的升级影响与对策[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金和林;延边州和韩国部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带动作用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王武凤;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美、日、德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陈阳;基于双重特征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顾加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度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杨雪;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7 李琪;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益锋;汇率变化对中德制造业出的影响: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王媛媛;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玉莹;山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1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31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