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非洲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及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1-01 20:50
【摘要】: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具有创新思维的工业化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作用。非洲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落后,通过推行新型工业化来摆脱贫困,谋求国家经济的振兴,对于非洲经济未来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非洲国家推行新型工业化的现实基础,认为非洲国家整体工业化水平低下,工业化进程不同,且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异较大,工业化道路具有不同的特征。其次分析了非洲国家推行新型工业化的压力和动力,认为非洲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其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也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的动力,还有来自自身技术水平提升的需求。最后提出了非洲国家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原则及实现路径。
[Abstract]:New industrialization is an innovative mode of industrializa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a whole. The whole economic level of African countries is backwar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frican economy and the promotion of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o get rid of poverty by pushing forward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 seek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alistic basis of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n countr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overall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f African countries is low,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s different,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is quite different among the countries,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road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pressure and motive force of African countries to pursu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inks that African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deman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etus from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take the roa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There is also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from their own.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hoice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mode in African countrie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浙江省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14FZZX11YB)
【分类号】:F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山西财税;2002年11期

2 周振华;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3 陈维;新型工业化道路:新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科学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4 林兆木;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5 邵娜;赵鑫;;怎样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知;2003年08期

6 大汇;;专家学者谈“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知;2003年01期

7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信息化势必先行[J];中华纸业;2003年09期

8 王勇;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唯一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9 宋东升;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J];经济论坛;2003年06期

10 王淑娟;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J];经济论坛;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宏新;;对上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管见[A];论文选辑[C];2003年

2 孙君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张群山;;在“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钧儒;;“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开幕词[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倪沪平;;新工业化道路理论的经济分析和中国新工业化道路选择[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陆定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与管理创新[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韦善宁;;关于广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8 徐海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9 刘欢;王健;李金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10 朱克勤;;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反思[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长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性思考[N];闽东日报;2005年

2 侯水平 杜肯堂 江小涓 如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N];经理日报;2002年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 靳岭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博士生 杨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上)[N];经理日报;2008年

4 沈宗河 记者 刘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沈阳加快全面振兴[N];沈阳日报;2012年

5 首席记者 海珍 实习生 崔淑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集约发展循环发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6 记者 何宝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N];江西日报;2013年

7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工信部原部长 李毅中;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及基本特征[N];企业家日报;2013年

8 铜仁市政协副主席 万山区委书记 汤志平;万山区走工业化道路建小康社会[N];贵州日报;2013年

9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李毅中;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金显花;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N];海东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廷春;四川丘陵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高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及战略创新[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姚聪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董云鹏;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李菲;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尹衍梅;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解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崔艳萍;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春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矛盾、问题和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燕华;论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道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D];武汉大学;2004年

8 徐伟;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薛体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会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域下我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398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398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