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美国“再工业化”效果:评价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2-25 11:59
【摘要】:在厘清美国"再工业化"的实质和确定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从制造业的增加值、就业、对外直接投资和ISM制造业指数四个方面详细考察了美国"再工业化"的效果,认为美国"再工业化"效果并不明显,并对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反思。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essence of American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determining its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effect of American "reindustrializ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rom four aspects: 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 employ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SM manufacturing index.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effect of American "re-industrialization" is not obvious, and makes further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reason why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分类号】:F4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丽;;日本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政策研究[J];日本学刊;2018年06期

2 王颖;;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出口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3 钮文新;陈惟杉;;2017“再工业化”时代的中国选择[J];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01期

4 陈江生;蔡和岑;张滔;;美国“再工业化”效果:评价与反思[J];理论视野;2016年12期

5 李亦;;香港借科创推进“再工业化”[J];沪港经济;2017年04期

6 常少观;李钢;;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目标[J];福建理论学习;2015年10期

7 苏星海;赵藜炯;张国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工业化实现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3期

8 盛垒;洪娜;;美国“再工业化”的前景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60期

9 吴立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推进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本刊编辑;;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思考[J];机电一体化;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唐少清;周小柯;姜鹏飞;谢茜;;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与创新发展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苏立君;;逆全球化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可能性[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7)[C];2017年

3 赵雪情;安然;;系列二十五: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A];《IMI研究动态》2014年合辑[C];2014年

4 秦旭;王杰彪;;“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美制造业竞争力比较[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5 胡鞍钢;;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的对话(三)[A];国情报告第十八卷2015年[C];2017年

6 黄卫东;;从十三五规划看铸造业的转型升级[A];2015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5年

7 苏超;;浅析工业4.0时代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A];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佐县;再工业化与工业化促能源消费电气化[N];中国石化报;2018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陆忠伟;美国“再工业化”任重道远[N];文汇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张庆波;“再工业化”,,为香港未来发展储能[N];人民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张庆波;“再工业化”为香港未来储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5 本报记者 王璐;以绿色高附加值创新模式应对“再工业化”[N];金融时报;2018年

6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 罗佐县;再工业化与工业化提升能源电气化水平[N];中国石油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李方;汽车业面临“再工业化”挑战[N];中国消费者报;2016年

8 王喜文;去工人化与再工人化[N];学习时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杨舒;欧美再工业化与“中国突围”[N];国际商报;2017年

10 黄剑辉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欧美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婧;日本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船舶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花兰;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再工业化的成效及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2 张婉姝;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姜梦静;美国“再工业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4 胡子云;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7年

5 刘培;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张雨;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7 王岩;战后以来美国再工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柴天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9 侯雅曼;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再工业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蔡和岑;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本文编号:2430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430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