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共生演化机理研究
【图文】:
图 3.2 “军民融合创新”相关关键词的网络拓扑图Fig3.2 Network topology of key words related to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innovation"3.2.5 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面向双重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军民融合的应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已较为成熟的军方需求,即满足军工装备或者是科研生产;其次是延伸至一些新兴领域的需求,,如海洋、航空、网络等军民融合发展;最后还包括一些正在探索的应用范围,如保险、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因此,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成果与其他创新成果的应用范围不同,其应用市场不仅包括“军”,也包括“民”。对于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来说,由于军民双重市场存在较多差异,系统内对于两种市场的应对策略也要灵活转变。一是军民市场产品需求差异。军工市场的产品面向军工需求,往往与军工装备或者是国家科技发展需要紧密相关,因此由国家或者军方直接提供技术和产品的具体需求,这种需求更加明确,也比较固定。而民用市场面向大众消费者,大
图 4.2 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整体框架Fig4.2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innovative ecosystem for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在这个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框架里,政府、军工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构成了一个生物圈,这些对象彼此之间存在联系。其中,政府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并组织军民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共同完成项目,军民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中介机构了解对方需求,军民企业可以发起分别合作满足双方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军民融合,还需要建立支撑环境、明确技术需求。其中支撑环境可以为军民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以及人才储备;在技术需求上,需要考虑不同情况下,军民融合需要从哪些角度开展,需要分析政策环境、市场现状、产业发展等。在军民融合的理想状态下,系统内军工企业能够与民口企业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军工民用实现深度融合,国防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48;F273.1;E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涵;焦秀君;;对创新生态系统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以大规模、快速试错为视角[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2 米青;刘畅;马林艺;;构建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议[J];传播力研究;2018年32期
3 连其陈;;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构成、关系和治理框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4 齐莉丽;董祥和;;基于联盟视角的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J];天津经济;2019年02期
5 孔伟;张贵;李涛;;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04期
6 胡泽民;于飞;王景毅;;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研究综述到治理与运行理论模型的设计[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7 纪芬叶;;关于特色文化小镇创新生态系统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04期
8 王发明;朱美娟;;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9年05期
9 黄鲁成;米兰;吴菲菲;;国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科研管理;2019年05期
10 陈雷;张玉华;孙桃;;美、以、中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比较及启示[J];上海商业;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学勇;陈旭;;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特色小镇培育问题探讨[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2019年
2 王发明;朱美娟;;中小企业及新创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领导企业合作意愿的博弈分析[A];科技进步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论坛——创新引领十三五:区域、产业、企业与政策再定位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毛冠凤;殷伟斌;;综合创新生态系统下“创新、创业、创投和创客”联动发展研究:来自深圳龙岗区的经验[A];科技进步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论坛——创新引领十三五:区域、产业、企业与政策再定位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刘洪久;胡彦蓉;马卫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戚ng;甘静娴;张洪瑜;;基于交互驱动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以中电熊猫集团液晶技术发展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吴艳霞;李宇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研究[A];第十四届(2019)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9年
7 孙雪;雷二庆 ;徐天昊;;卡文迪什实验室创新生态系统及其要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4第五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与优化模式:基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9 闫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深化临床研究体系的设计和实施[A];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资料汇编[C];2017年
10 冯南平;管玉婷;;技术创新对军民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组织规模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201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祝魏玮;跨越发展理念新 只争朝夕谋未来[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落楠;助力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N];中国医药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陈兴多;“四位一体”打造充满活力的人才创业创新生态系统[N];台州日报;2018年
4 武汉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题组;多措并举打造粤港澳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9年
5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方磊;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推进城南智创大走廊建设[N];宁波日报;2019年
6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苏州城市发展智库副院长 王世文;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助推转型发展[N];苏州日报;2019年
7 陈心意;“六链融合”引领创新生态系统[N];浙江日报;2019年
8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莹 通讯员 滕安然;高新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建设创新发展高地[N];连云港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廉维亮;多措并举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N];人民政协报;2018年
10 江苏省委研究室战略研究小组 申斯春 吕永刚 蔡怀平;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培植江苏“热带雨林”[N];新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演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张仁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苌千里;河南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周大铭;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李恒毅;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赵伟峰;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7 付永萍;基于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8 林婷婷;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刘丹;中国民营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玉婷;面向军民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阮芙蓉;基于核心成员视角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及其适应度提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胡中韬;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机制及健康度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4 程林林;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孙凯辉;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创新主体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6 汪锦熙;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态势测度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7 黎攀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成员互动、生态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9年
8 胡其芳;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技术转移模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9 孙铮;基于第二曲线理论的海康威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案例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10 朱倩;南京市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9年
本文编号:2690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690780.html